十几个、几十个成群扎堆滋生的粉色块状物看上去像菜花,其实正是福寿螺在河边、田间、沟渠肆虐繁衍。本报报道越城区鉴湖镇坡塘村村民的遭遇后,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关注。实际上,不仅仅在坡塘村,嵊州、上虞、诸暨等地,眼下也正遭受着福寿螺的大举侵入。
福寿螺的危害主要在于对生态的破坏。外地有没有什么借鉴的对付法子?昨天就此记者也咨询了相关专家。
“最近是福寿螺繁殖的高峰期,我们诸暨的王家井、牌头等地也有很多。”昨天,诸暨市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的周站长告诉记者,现在水渠边、池塘边、稻田里到处是产卵的螺,对本地而言可以说是一种“螺害”。
“螺害”正在不断扩大。昨天,市农业局水技站王副站长说,福寿螺作为外来物种,前几年影响不大。因为温度比较低的话,福寿螺不容易越冬。这两年“暖冬”温度高不结冰,给了福寿螺喘息的机会,目前有蔓延扩散趋势。王站长说,福寿螺对农作物影响是比较大的。
“一旦再繁殖下去,很有可能造成侵入物种的生态灾害。”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院副教授沈文英说,福寿螺的繁殖犹如癌细胞扩散,属于不受控制的,目前影响范围正在越来越大,不可掉以轻心,这正如植物界的“一枝黄花”,繁殖能力相当可怕。沈教授说,福寿螺最初是从南美的巴西等地引进的,曾因产量大在广东成灾。之所以成灾,因为物种缺少食物链上的“天敌”,如果食物链上一级“天敌”增加,数量就能有所控制。“现在看来,只有在其种群数量最小的时候去控制才是最有效的。”沈教授说,春夏之际最适合福寿螺繁殖,要有效控制一般只能在冬季环境。
面对这种生物的大面积繁殖,对农村村民生活会不会有影响?尤其是河边居住的村民经常要使用河水,福寿螺又携带寄生虫。市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寄生虫是通过食物带到身体里面,福寿螺不煮熟吃的人就可能患“广州管圆线虫病”,导致大脑感染。因此,如果不是生吃,只通过接触应该不会感染这种疾病的。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要想完全消灭它很难,没有好的办法,村民可以通过人工捞取后在太阳下暴晒减少螺害。
从其他城市看,温州、杭州、广东等地均有这种螺害,至于治理的方法,目前来看最有效还是人工拾取和清除。市农科院植保站负责人说,目前市面上有一种“密达”农药对灭螺应该效果,对水生生物属于低毒,但因为关系到吃,也不能轻易用。
昨天,也有不少读者想出了办法,认为只要把福寿螺搬上餐桌,像小龙虾一样吃掉,应该很快会减少。但专家表示,台湾曾经这样做,但也困难。对此,有专家表示,还有个办法就是稻田里养鸭、养乌龟等,通过套养法可以控制福寿螺。
饲料厂收购做成饲料,双赢的
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了,你去负责收集起来,晒干,5毛钱一斤
来年全身照嘛,田里的看着像田螺呢
螺丝青欢喜吃个,就实田畈里水太浅。
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是任何可以吃的物种的天敌,真是的骑驴找驴
这东西有大量寄生虫,鸭吃了以后, 鸭体内也有了寄生虫,这样真的好?
问问广东人有何良策
绍兴麻鸭是天敌。
这个叫做一物降一物
鸭子要传染禽流感的!
人类就是最大的天敌…
喂给贪官吃。
哈哈哈哈
国人是一切生物的天敌
只要它能吃就不是问题
真话大来
福寿螺是当年引进的,象牛蛙一样用来养殖,当美味吃的
田里养乌龟,真是创意无限,最后不还得养人类
难题 非常大的难题。
前段时间,我以为是田螺,捡了好多回去,准备让老妈红烧爆炒美餐一顿,老妈一看,直接扔垃圾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