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印军装备的以色列产tar-21突击步枪。
参考消息网9月5日报道 作为“小国强军”的典范,人口只有800余万的以色列却拥有中东地区任谁都难以撼动的强大军事力量。在人们惊诧于以色列强大军队以及先进装备的同时,以色列作为世界防务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玩家的事实却容易被忽略。以色列国防部国际防务合作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以色列对外转让的涉军装备总价值65亿美元,4成销往亚洲,其中印度是最大客户。
武器贸易和军工合作是衡量两国关系紧密程度最便捷,也是最显著的标准之一。以色列与印度有着传统的防务联系,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数据显示,过去5年印度是以色列最大的武器客户,而以色列则是印度第3大武器供应方,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而当中印关系出现波折时,以色列加快与印度的防务合作的举动则被一些外媒解读出“弃中投印”的内涵。
中国是以色列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全球则位列第三,中国也是以色列与外国公司成立合资企业的第一大“金主”,2016年中国在以色列投资更是增长超过10倍,中国投资大量涌入以色列各类高新技术产业,而印度与以色列的贸易额还不及中以的一半。另外,印度对以色列的投资几乎为零。
以色列拥抱中国投资以及依靠防务合作快速拉近与印度的关系,都是出于相似目的——赚钱是一方面,而同时搞好与几个世界大国的关系才是以色列这个强敌环伺的小国长期追求的更高战略目标。对美国,以色列是忠实的“小兄弟”。对俄罗斯,以色列就成了前者在中东协调反恐的伙伴。而在对华关系这个问题上,内塔尼亚胡则将以色列定位成“中国在恢复世界舞台恰当位置的努力中的完美伙伴”,而面对印度这个被普遍看好的“未来世界大国”,以色列奉上的是其最需要的防务伙伴这一角色。
莫迪上台后,喊出了“印度制造”的口号,在军工领域的体现就是在军火贸易中力主在本土建立合资企业,加强技术引进及消化。当印度最大的几个防务伙伴还在评估这一政策时,以色列已经高效地跟进行动,以色列武器工业公司与印度蓬吉劳埃德公司设立了印度首个私营小型武器制造工厂。以色列武器工业公司设计的所有枪械都可以在印度生产,不仅用于供应印军还可用于出口。不仅如此,以色列还将本国质量控制标准引到印度,可谓“全心全意”。印度制造的第一枚远程地对空导弹于8月27日移交军方,该导弹系统的研制单位就包括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和以色列拉斐尔先进防务系统有限公司。
西方一流装备经过以色列的改装后,往往能表现出超越原版的更强战力,比如日本都倚重以色列在网络战方面的经验,而美国则在以色列开发导弹防御系统的专长中受益,另外以色列在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强大创新能力更是享誉全球,印度看中的是以色列在军工领域的雄厚实力,而以色列“押宝”的是印度未来崛起成为世界大国的潜力。
当然,防务合作虽是两国利益交汇点,但从过往经历来看,以色列不会傻到“牺牲当下赌未来”——为了印度而彻底得罪中国。需要指出的是,以色列与印度的军事合作仍然主要是在轻武器和各种导弹与反导系统上,尽管各具特色,但关键就在这里——大多数系统并不对中国构成直接威胁。西方防务媒体一语道破天机——使用以色列零部件的反导系统在拦阻未来来自中国的导弹上并没那么有效,以色列导弹也是如此,它们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可能是致命的,但对中国来说却并非如此。
作为一个在夹缝中求存并崛起的小国,以色列运用娴熟的手腕周旋于大国之间,明白各方需求也了解各方关切。需要指出的是以色列也曾尝试与中国建立更密切的防务关系,但相关合作遭受了来自美国的巨大阻力,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事件是在2000年,美国迫使以色列政府取消一项向中国出售4套“费尔康”预警机的合同,总价值10亿美元。最后,以色列不得不向中国返还了这项协议的预付款。此后,中国和以色列的关系开始向非军事领域转变。
可见,以色列积极构筑与印度更为紧密的防务关系,是出于经济和国家利益的双重现实考虑,而并非专门为了给中国“找别扭”,这些武器项目也已考虑到中方的“关切和感受”而有所限制。国与国之间交往,不是只有军事领域才能出彩,在农业、网络安全、卫星等同样尖端的民用技术方面,中国与以色列同样有着十分广阔的合作前景与发展空间,诚如内塔尼亚胡所言,中国与以色列是“天作之合”。
越南要买伊朗f5战机零件 并让以色列帮忙升级
据越科学技术联合会网站7月14日报道称,今年5月初,越空军部队a42航修厂向平福省福隆县某教育基地赠送1架f-5e战斗机作为教育展览。越媒称,此举可谓“出乎意料”,因为长期以来,外界普遍认为越空军部队已经完全淘汰了f-5e战机,但据该事件分析,越南至少还保留有1个中队(12架)以上的f-5e战机。
众所周知,越南统一时缴获大批美制战机和直升机,包括87架f-5a/b“虎”式和27架f-5e/f“虎式”-ii战机(b/f为双座教练机),特别是f-5e/f多系刚服役不久的新机,大多只飞行了24小时甚至9小时。后来,这批飞机投入到侵柬战争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技术原因以及缺乏轮胎等零部件,越南被迫封存该型战机。
早些年,有消息称越南曾请求以色列帮忙修复f-5e战机,原因是后者曾为新加坡、泰国空军升级过该型战机。但问题在于,以色列也只能帮越南升级航空电子系统而已,其在修复飞机的硬件方面并不是理想的合作对象。虽然近来越美关系升温,但由于美国早已停止生产该型战机,也无零部件可提供。至于泰国、韩国、新加坡等仍装备f-5的国家,同样是在省着使用零部件,更不可能出售给越南。
越南军方就这样寻寻觅觅,最终发现普天下只有伊朗还能提供零部件。巴列维时代,伊朗空军从美国引进了180架f-5战机,迄今已拥有30年的使用和维护经验,并在长期遭受西方制裁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自力更生掌握了大修f-5战机的能力。特别是2013年,伊朗宣称自主生产“闪电”-80(saeqeh-80)型战机,其除双尾翼外,主体构造与f-5e完全相同,大致可看做是后者的升级型。
越媒称,凭借越南与伊朗还算不赖的关系,再加上美国对越武器禁令已完全解除,未来伊朗通过出售零部件帮助越军恢复f-5e战斗力的情况极有可能发生。据悉,越南与伊朗于1973年8月4日建交,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两国关系渐入佳境,高层互访频繁,2016年10月5日至7日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曾访问越南。
越媒分析称,总体上,越南和伊朗目前交往主要涉及政治和经贸领域,军事层面合作仍较少,但考虑到创汇需求,想必伊朗也不会拒绝向越南出售战机零部件。
越媒称,解决了硬件方面的问题后,越军就可再依托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elbit systems)帮助升级f-5战机的航电与武器系统,其中包括侦察距离达150千米的el/m-2032火控雷达系统以及 “德比”(derby)、 怪蛇-5/python-5机载导弹,从而使f-5具备超视距攻击能力。
不过,越方似乎没有顾及到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敌对及竞争关系。今年5月中旬,就有爆料称因为越南想买以色列导弹装备苏-30mk2,结果惹恼俄方,导致后者放狠话以“不提供后勤维护”相威胁。
尽管殷鉴不远,但越南国内媒体却对此视而不见。越soha新闻网站就宣称,f-5e性能不错,截至2014年还有近20个国家的500架飞机服役,而升级改造后的越军f-5e性能参数将完爆苏-22,使用年限可达10年以上,关键是升级改造费用才500万美元,这笔买卖相当划算。但也有专家表示,越方或许不会对f-5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升级,而只对其进行修复,以满足有限的作战要求。但不管哪种说法,越南都得向伊朗购买零部件,至于后续具体情况如何,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