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卷子不打分数,期末考“玩游戏”


温岭玉环部分小学推行“模块乐考”新方式
记者 金伟巍
期末到了,同学们开始紧张地期末复习备战考试,但是在温岭九龙学校、玉环城关实验小学和玉环环山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考试不用试卷,不打分数,考场也不再严肃冰冷,而是全被布置成了类似游乐场的场所,就这是 “模块乐考”,目的是让孩子们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考试。
1月27日下午,玉环城关实验小学一年级同学期待已久的语、数期末“游考”如约而至。孩子们戴上“阳光城快乐游考卡”,在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有序穿梭于各个游考场地。通讯员 苏晓枫 摄
A
传统考试科目,用轻松活泼的方式考查
在印象中,考试,特别是期末考试都是一个非常枯燥、紧张的时刻,只能在试卷上涂涂改改。在温岭九龙学校,大家对于期末考试的印象完全被颠覆了。22日,一年级的孩子们手拿“游园卡”,排着队走进一个个考场“闯关”。
整个考场按照语文、数学、音乐和安全四个类别分成了7个模块,其中语文考场3个、数学考场2个、音乐和安全教育考场各1个,几乎涵盖了传统考试的所有科目。
记者了解到,在考试前一天,学校先开展了一场笔试,孩子们只有过了识字关和数学口算关才能拿到这张入场券进行闯关。不过,每个孩子都轻松通过了这场考试。

这张游园卡不是简单的卡片,上面列着7个模块的名字,包括“诵读园”、“回音谷”、“乐说坊”、“问题库”、“钟表城”、“‘龙仔’K吧”、“我在现场”。学生们用朗读、讲故事、拨动钟表等创意方式完成各个模块的考评,每完成一个项目,考官就会在上面打星。
在“诵读园”这一模块里,学生6人一组在老师的引导下同时进入考场,先抽签确定篇目,背诵、朗读指定内容后开始考试。如果能诵读流利,声音响亮,有一定节奏,自信大方,错误率在3个以内,可得5颗星;诵读正确,声音响亮,注意停顿,表情自然,错误率在6个以内,可得4颗星;诵读正确,表情自然,错误率在10个以内,得3颗星;如果学生做到主动打招呼,及时说“谢谢”,再额外加一颗星。
其他的模块也以类似的标准进行考试和打星。
B
看似“不正经”的考试,考的都是正经内容
相比在试卷上写字、画画的考试方式,轻松活泼的“模块乐考”更受学生们的欢迎。
蔡家豪小朋友带领着他们的组员正等在“问题库”乐园前,等上一组孩子答题完毕,他们有顺序地进入找到自己对应号的评委。从三棵挂满卡通图案的圣诞树上,选取了自己喜欢的图案,并大声地读出了题目,准确作答。
蔡家豪小朋友一次性顺利解决抽取到的数学题,且回答完整、准确,顺利拿到了五颗星。孩子腼腆地笑了,迫不及待要前往下一关“钟表城”赢星星。
“很好玩,真想一直考下去。”“一点都不紧张呢,一下子就答完了。”“就像在游乐园一下,玩着玩着就考完了。”这些声音都来自学生们。
而在老师的眼中,这样的考试形式不仅仅是寓考于乐,也是寓考于生活。安全问题一直被强调,但枯燥的说教往往难以起到效果,九龙学校这次也将安全问题纳入了考试范畴。在“我在现场,安全伴我行”这样一个考试环节,学生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老师记录,根据他们的举动会得到相应的评分。考试时,学生们走路都是靠着楼梯的右边,他们如果不按规定的线路走,走到楼梯的左边就会被相应地扣分。
九龙学校党支部书记周秀萍告诉记者,虽然这些考试看着像是玩,其实考的是综合素质。比如“回音谷”,同学们需要尽量复述音频里的内容,以考验记忆力与表达能力。在“乐说坊”,孩子们则需要清楚、大方地说出在卡片里看到的内容,考验的是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我们的每一场考试都像面试一样,也就考到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考试还涉及人际交往,进来要跟考官说你好,结束了要说谢谢。而这些光靠一张试卷是不能很好地呈现的。”周秀萍说, 为了这次“模块乐考”,学校做了很多前期准备,精心设计每一道题,今年只是在一年级开始尝试,接下来打算在二年级和三年级推广。
C
邀请家长当考官,赢得家长认可
在考试现场,除了教师之外,记者发现还有很多家长的身影,他们不是来看孩子们考试的,而是被学校邀请充当“家长考官”的。
原来,每个考场除了一个教师当主考官之外,还有6个家长考官一起参与打分。为了让这些业余考官更加专业一些,学校还提前对他们进行了培训,统一打分标准。
九龙学校庞老师说,一年级是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学校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防止学生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学校在这个学期主要是从形式上进行改变,结果是,孩子们脸上洋溢着非常开心的笑容。
不过,孩子喜欢是一回事,家长是不是喜欢也得考虑。任何形式的改革,都会伴随着各种争议,更何况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学习问题。为了充分了解家长对于“模块乐考”的看法,也让家长了解这种新型考法,学校在考试中总共邀请了36名学生家长来充当考官。家长们普遍反映更喜欢新的考试方式。
“我以前考期末考的时候觉得蛮紧张的,一排一排的桌子坐好,然后一个个对号入座,感觉是蛮古板的。这种新考法能培养孩子面对面交流、跟陌生人的交流能力,我感觉是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独立习惯。”当完临时考官后的叶妈妈说。
作为长期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浙江省特级教师,周秀萍认为,教育不应该给学生的是背不动的书包,要给他们带得走的东西,除了知识,学校还应该带给孩子轻松、愉悦、能力、方法和智慧,因为教学的使命最终要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她希望,家长们也能认识到这点,支持学校这样的做法。
D
尝试“乐学走班”
如果说“模块乐考”开启了九龙学校评价改革的新方式,让单一学科单一维度的测试更丰富,让一年级孩子对于“考试”有了特别的感知、快乐的体验和美好的记忆,那么“乐学走班”则是尝试保持孩子们对学习的“初心”和“开心”。
不一样的教室,不一样的学习同伴,不一样的老师,不一样的知识模块。22日早晨,九龙学校的学生们提着自己的学习用品,乐滋滋地走向自己所选择的模块班级,学习自己所喜欢的模块知识。
每一个九龙学校的孩子在家长与老师的帮助下,结合自己平时的真实学习情况以及学习兴趣,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学习模块。
乐学之模块走班学习,分学生走班学习与教师走班上课两个板块。学生走班学习分思维与能力、基础与技能、计算与习惯、阅读与提升、阅读与积累、认读与巩固六大模块,分层分类。
教师走班上课有:健·活、创·绘、娱·唱、听·读等学生喜欢的志趣专长课程。当其他孩子在忙着应付一张又一张的复习讲义时,九龙学校的一年级小朋友们上午学习基础,下午练习技能,穿梭在各个教室间,学得不亦乐乎。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智趣与情趣相承辅,与传统的固定模式班级制说再见。
不过,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呐喊教学改革、减负提质的大**下,无论是基于学生选修课程的“走班制”,还是基于分层教学的“走班制”,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对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对一年级孩子来说,走班走课会带来很多困难。但九龙学校最终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学校。
玉环也是改革吧,只要平时掌握学业成绩,无论其中或期末考试,来个放松很好。
平时都说要减轻学生负担,这样改革也是一种减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