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贵局回应网友张荫桓故居问题时答“张荫桓故居于上世纪90年代因城市建设而被拆除,当时拟在别处进行重建,并对相关砖石、房梁等构件做好了标记并加以保存。”
有媒体曾报道,“这些被拆的砖瓦木石与建筑图纸藏于佛山某地,等待异地重建。”谈到当年那次拆迁,时任佛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吴庭璋回忆道:“1992年至1993年,由于当时城市发展的需要,佛山工商行政局、佛山市文化局、佛山市城区开发总公司联合签订了一份协议,将张荫桓故居拆除异地重建,而当时的佛山工商行政局和佛山市城区开发总公司是拆迁主体,拆迁费用和材料保管由他们负责。这个“某地”,有人说是梁园,但是梁园负责人说没在梁园。
现在我想追问一下,这些建筑构件和砖石目前保存在哪里?从1993年张荫桓故居被拆算起,如今已过去21年,为何还未异地复建?相关责任方有无去落实具体的复建地点?这么长时间未复建,是否追究过相关人员的责任?
关于张荫桓故居迁建一事,市政府在《关于扩建莲花市场及迁移张荫桓故居问题的批复》(佛府办复[1992]002号)中明确提出,“由于扩建市场涉及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张荫桓故居,为做到既能保护文物,又能扩建市场,同意将张荫桓故居迁移至祖庙大街福辰巷并进行复建,由市工商局与佛山市城区开发总公司具体负责”。张荫桓故居拆迁后,相关构件由市工商局移交给我局,现存放于祖庙内。多年来,我局多次就张荫桓故居的迁建问题与市工商局、佛山市城区开发总公司沟通,但佛山市城区开发总公司因资金不足于1997年退出莲花市场扩建工程;市工商局则一方面表示愿意承担复建责任,另一方面又表示难以解决复建资金,要在条件成熟时才考虑复建工作。鉴于上述情况,张荫桓故居重建工作一直无法开展。
张荫桓为我市历史名人,重建张荫桓故居对于纪念历史名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下一步,我局将与市工商局就故居重建事宜进行商洽。
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版权局)
2015年04月07日
2015-03-12 15: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