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已成一致共识


2014年3月5日,是毛 主 席的“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1周年纪念日,嘉兴市环保联合会参加了市环境监察支队的涉磷企业大检查,嘉兴市电视台和嘉兴日报记者随行。
废水中关于磷的成份,在2014年前国家没有限量排放标准,因此,环保部门对企业也没有要求。但是磷对水质有非常严重的影响,能使水质富营养化,所以国家出台了排放废水中磷的限量标准,即每升8毫克,从2014年1月起执行。
本次涉磷企业大检查到海盐县,环境监察支队列出需要检查的企业21家,由我们环保联合会点单执行,我们选择了其中6家企业,这也充分体现了检查的公正、公平、公开。
首先我们到达浙江嘉化集团有限公司,走进农药厂,一股浓烈的气味扑面而来,企业领导带领我们去参观了除磷环保设施,投资1100万元,每月的运行成本也要100万元,监察支队提取了废水排放口的水样带回检查。我们要求企业,还要加强废气治理,这样刺鼻的气味,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对企业员工的身体造成伤害,企业欣然接受。
随后又相继检查了其他5家涉磷企业,海盐浦发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创业中心的负责人向我们坦陈了心里话,去年他们加工制作消耗钢材400万吨,企业规模也比较大,政府也相当重视,不说社会责任大道理,就算一笔经济账,如果企业遵纪守法,可以得到政府的一系列优惠措施,比如出席展览会的摊位费,政府也能免除一部分。如果因环保被处罚了,不仅这些优惠没有,还要被“戴黑帽”,银行贷款困难,就是贷出来了利息也要高很多,更何况处罚后,企业还必须整顿,应该投入的环保设备必需投入,废水必须达标排放,既知今日何必当初,所以该投入的就要老老实实尽早投入,否则是劳民伤财,还要落个坏名声,实在是得不偿失。
来到嘉兴上翔钢材有限公司,到达厂区通知企业主后,老板匆匆从外面赶回来,这些检查都是突击行动,企业根本不知情,那位老板也有同感,环保上一出问题,罚款是10万元打底,环保设备必须齐全,所以他说在环保方面不敢马虎,必须谨慎重视。
治污已成一致共识,政府监管,公众参与,媒体监督,已经形成了一种高压态势,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企业主的环保意识,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然,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毕竟还有个别企业主可能还存在侥幸心理,因此,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达成了?
是不是灰常可笑呢?难道企业的老总们不知道这样刺鼻的气味?还是习以为常了呢?

这是在秀底限?
如此刺鼻的气味,有没有排放超标?没有,那给出数据,也不用整改,如果有,你们是跟执法部门一起去的,放之任之,只是口头提出云云,明显的是不作为,你说对不?
执法部门在忽悠
坑坑更健康 反正到最后会有政府五毛出来给他们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