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岁的老刘夫妇退休前都是国有企业的干部,育有四子一女,5个子女的家庭经济条件都不错。可前些日子,因为老刘夫妇的一个决定,子女之间有了矛盾。
房子给谁引来矛盾
老刘夫妇有一套80多平方米的私房,手里还有数十万元存款,经济宽裕。
随着岁月流逝,老人的健康状况大不如前。两年前,老刘突发中风,卧床不起,小便失禁,老伴年事已高,无法悉心照料。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老刘便自己请了一个保姆。
随着病情加重,保姆一人无法完成照料工作,刘家老三常常来陪父母,和保姆一起照料老人。时间一长,老人不经意间流露出要把房产留给老三的想法。为此,大家庭开始有了矛盾。
另外4个子女认为,老三是奔着父母的钱财而去的,而老三觉得很冤枉:“我为了照料父母,经常放弃节假日与小家庭里的家人团聚的机会,现在连个交往的朋友都没有,夫妻关系也出现了问题。”照料父母,他不仅没有得到赞扬,反而被兄弟姐妹说三道四,心里觉得委屈。老三觉得,毕竟自己一直全身心在付出,父母给予他一定的财产,算补偿也好,奖励也好,都很正常,自己接受下来也是问心无愧的。
老娘舅帮忙调解
所在社区老娘舅吴阿姨联系了街道老娘舅,两人一起到老人家中了解情况,力争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4个子女提议,把老人的房子卖掉,送二老去设施较好的养老院生活。他们认为,既然自己得不到父母的财产,也不能拱手让给老三。
两位老人不接受4个子女的提议,明确表示要在自己家中生活,并继续要求老三来照顾他们。
鉴于此,老娘舅依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告知,子女不应当以财产是否得到继承来决定是否赡养老人。而赡养由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组成,虽然老人暂时不需要经济上供养,但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还是需要的。
4个子女中,有的较易沟通,但也有子女执意认为父母偏心,明确表示,如果父母把财产给老三,他们就不会再管父母。他们提出两个解决办法:要么把房子卖掉,让父母到养老院;要么把父母的财产先分掉,大家再轮流护理父母。为化解矛盾,老娘舅用社会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来纠正和引导这些子女,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经过两位老娘舅细致深入地做思想工作,最后,5个子女在尊重父母意愿的基础上达成和解。调解协议上明确:一、老人仍居住在自己的住房里,其经济收支由老人自行管理,并自己出钱雇保姆,各子女均不得干涉;二、老三继续负责协助保姆照顾父母,如果老人生病需要大额开支,除老三外,由另外4个子女按父母要求无条件平均分担;三、另外4个子女保证做到常来关怀探望父母,履行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三方面的赡养义务;四、如果一老先过世,对老人名下的财产,除合理开支外,其余财产按8份分割,老三得两份,其余4个子女各得一份,另两份归另一位老人所有;五、一老过世后,另一位老人由老三照料,其财产按老人遗嘱处理。(南湖晚报)(文中当事人为化名)
唉......
平常么不去照顾,到了分钱的时候么个个都跳出来
老糨糊就是老糨糊!
老人的财产自己做主,爱怎样就怎样!
如果另4个子女想要逃避赡养义务,就法院见!
为了60万情亲都没了
老人的财产自己没权处置?再说了,谁说不给你房子,就可以不管父母的?我觉得现在好搞笑,子女对父母的付出都觉得理所当然,一旦得不到,就要埋怨、吵架,甚至有还说不管。真是可悲。
其实老人也不聪明,完全可以学老娘舅捣糨糊嘛——立一份公证遗嘱给老三,不让其他子女知道;百年后,老三依法获赠遗产,其他人爱咋咋地!
生一个,多了少了都是他的
这个社会都向钱看,什么亲情友情都淡了
嗨,这就是有钱人呐。大家都没有钱还会挣什么。都是败类
有中国特色子女
爱父母就应该尊重父母的意愿
就 当父母没有财产好 了,自己又不是过不 去
心里嫉妒,导致心小气大啊
笑而不语
我就呵呵了。我是那老头就只给老三。其他的滚蛋
不尽义务,就想得到权益
这个老娘舅拎得清吗?
这老娘舅调解歪了吧。。。
,分钱就来了,全部财产都给老三又如何?他照顾老人是应得的!这些**将来的下场必将惨兮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