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手里可能都有不下三五张。存取钱、转账、消费……处处都有它的身影。而一些电信诈骗的不法分子,正是盯上了银行卡易操作的特点,频频向市民出手,那有没有更好的法子来保障咱们银行卡的资金安全呢?
一项即将实施的新规定马上将成为“防骗利器”。
在以往报道过的电信诈骗案件中,受害人上当受骗,大多是在不法分子的诱骗下,通过自助柜员机向诈骗账户转账。而当事后发觉上当时,往往为时已晚。
这钱都转到他人账户上了,还能还回来吗?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了解到:从明天起,ATM转账24小时内有“后悔药”了!
中国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支付结算科副科长叶龙君告诉记者:
自2016年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个人通过自助柜员机转账的,发卡行在受理24小时后办理资金转账,个人在24小时内可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
通过自助柜员机转账,
24小时才会抵达对方账户。
可如果要紧急汇款,该咋办呢?
☺☺☺☟☟☟
这时,
你可以选择去
银行柜台、网上银行或者银行办理实时转账。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助柜员机延时转账,有助于将资金拦截在被诈骗分子转移之前,但也确实会对一些个人正常业务产生影响。对此,银行也会充分考虑支付安全性与便捷性的平衡,并积极研究相关技术,提高自助柜员机转账的安全性。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还明确,要全面推进个人账户分类管理。个人银行卡账户将分为Ⅰ类、Ⅱ类、Ⅲ类账户,其中还对Ⅰ类账户的开户作了限制:
自2016年12月1日起,银行机构为个人开立银行结算业账户的,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
科普小知识:▼▼
据了解,所谓Ⅰ类户,即为当前个人在银行柜面开立、现场核验身份的账户,具有全功能;Ⅱ类、Ⅲ类账户则为通过银行柜面或互联网等电子渠道开立的银行账户,具有有限功能,且需要与Ⅰ类户绑定使用。
此外,对于异地存取现、转账等的手续费问题,也有了新规定。
银行对本银行行内异地存取现、转账等业务,收取异地手续费的应于2017年1月1日起实现免费。
新规中还规定:
开户之日起6个月内无交易记录的账户,银行将暂停其非柜面业务,待向单位和个人重新核实身份后,可以恢复其业务。
同时,银行和支付账户联系电话号码与个人身份证件号码也要一一对应,对多人使用同一联系电话号码开立和使用账户的情况要进行排查清理。
来源:民生820
保障咱们银行卡的资金安全
上午在银行转帐成功,要求老板发货,下午货到,再去银行取消,钱又回自己的帐上。
赞一个。
真有效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