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资产竟被“甩包袱”处置 企业负责人受贿大案浮出水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敏
2017年3月29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公司)原总经理冯军等人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冯军无期徒刑、并处没收全部财产。
冯军贪腐案盖子的揭开源自2014年审计署对上海公司的审计。
审计期间,上海公司在2014年年初毫无理由地处置3户盈利较好的集体企业股权的线索引起了审计人员的关注。
面对审计人员的质疑,上海公司解释说,2013年上海市文化广场歌剧演出时,发生了停电事故,上海公司为了专注主业,甩掉包袱,防范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所以决定对市区内的三户企业股权进行处置。
理由看起来很充分,可审计人员就是觉得哪里不对。尤其是从风险角度来说,这3家公司处置后,上海公司在上海市3个行政区域内仅负责电力输、配、售工作,没有电力维护,这将会导致上海公司产业链不完善。作为一家供电公司,缺少维护职能,应该是风险更大。
审计组决定兵分三路,对股权处置事项进行调查:一部分人对程序合规性及决策环节进行审计;一部分人前往上海市联合产权交易所,对具体竞拍情况进行延伸调查;一部分人调查2013年上海市文化广场歌剧演出停电事故情况。
演出事故调查的一路首先有了结果。有关部门其实曾有鉴定认为,电路跳闸事故与上海公司无关,而且被处置的3家公司此前从未出现过安全等事故。上海公司给出的处置理由站不住脚。
产权交易所那路在调研资料后发现,3户企业处置过程中存在明显异常情况。
3户企业中,1户企业资产评估价值2400万元,经过37次竞价最终以3510万元成交,溢价46.25%;1户企业评估价值800万元,经过66次竞价最终以1460万元成交,溢价82.5%;而收入最好、客户资源最优的腾龙公司资产评估价值1660万元,仅经过5轮竞价就以1710万元就受让成交,溢价仅为3.01%。
审计组还发现,参与腾龙公司竞拍的5户企业中,1户企业竟然是因为没有及时缴纳保证金而失去了竞拍资格,其余4户企业中,3户属于行业内知名企业,而最终成功竞拍腾龙公司的飞祥公司,2013年才开始在上海市开展业务,与其他参与竞拍企业相比,属于刚刚在上海市开展业务的“新企业”。
为什么收入最好、客户资源最优的腾龙公司,竞价过程如此“平淡”,背后究竟藏着什么?
负责调查程序合规性的那组也发现了问题,2013年底,时任上海公司总经理冯军召开小型会议,提出处置3家公司股权,虽然多数人员认为股权处置理由不充分,提出反对意见,但冯军不顾他人反对,仍决定对外挂牌处置3家公司股权。
更多地细节被审计组发现。此前p公司曾通过竞拍腾龙公司的资格审查,但在该公司要缴纳竞拍保证金前,冯军却安排上海公司副总联系p公司相关人员,要求其放弃竞拍,不然就算是该公司竞拍成功,上海公司也会让其经营不下去。迫于压力,这家公司不得不以未按时缴纳保证金的方式放弃竞拍。
审计组还了解到,在制定3户企业股权交易方案时,冯军要求,竞拍条款中要将“运行维护过变电站项目”,修改为“签订过运行维护变电站合同”。
而最后中标的飞祥公司,在竞拍条件制定前,刚刚与上海公司关联企业签订了维护变电站项目合同,刚好达到竞拍条件。
冯军2012年初调任上海公司总经理,此前,飞祥公司基本与上海公司无业务往来,2013年起首次参加上海公司组织的工程项目和服务框架招标并中标以后,承接了上海公司多个工程施工项目,且获利丰厚。
梳理证据后,审计人员发现原来这是一次为输送利益而开展的股权处置,冯军先是不顾反对意见,决定处置股权,再在股权处置过程中,为关联单位飞祥公司量身定做竞拍条件,在得知有他人参与竞拍时,又人为干预竞拍过程,最终使得股权低价转让。
随即,审计组以冯军滥用职权、人为干预竞拍过程,使得民营企业以较低价格受让股权,造成电力企业资产流失的情况移送至上海市纪委。经上海市纪委调查,冯军涉嫌受贿金额超过4340万元,还有7600余万元财产来源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