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重庆 来源:湖州晚报 时间:2011-10-15
最近,多位《湖州晚报》的读者打来电话,不约而同都想知道一些有关陈英士的夫人姚文英及长子駪夫罹难的情况,以便对烈士的生平有较全面的了解。因即便久居湖州,亦只是道听途说,见不到任何可靠的文字介绍。
姚文英是居市区北街轧巷名中医姚仁卿(见到的几种书中全都误作姚纯青)的次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与陈英士成婚,有一女(早夭)二子。姚氏对两个儿子极其宠爱,长子取名駪夫(祖华)、次子取名甘夫(祖和),乃湖州方言心肝宝贝的“心肝”两字谐音。甘夫后改名惠夫。1916年陈英士殉难时,駪夫三岁,甘夫出生才三个月,弱为待哺。当时*****党人处于非常劣势的地位,很难有财物经常支助。母子三人全靠亲友接济,备尝艰辛。直到1927年北伐成功后,蒋介石才有权支配一点钱来照顾姚氏母子,并承诺培养两个小孩至大学毕业。
到了1931年,日寇已在我国东北三省肆无忌惮,伺机发动*占领(9月18日攻占沈阳)。全国抗日救国一片呼声。这一年駪夫高中毕业,为效忠国家抗日,毅然考入蒋介石兼校长的“中央航空军官学校”(校址设在杭州笕桥),当了一名飞行员。经验丰富的教练石曼牛,知道駪夫是烈士遗孤后,平时倍加爱护,駪夫每次驾机升空,他必自驾教练机同时升空指导。1932年9月9日,像往常一样升空飞行,不幸駪夫的飞机螺旋桨撞上了石曼牛机座的尾部,瞬间两机同坠,一起罹难。这自然让蒋介石大为震惊,马上发电报给姚文英加以慰问,并协力治丧。1933年1月7日,駪夫的追悼会在杭州举行,在校内立了纪念雕像。蒋介石为这位侄辈送去亲写的一副挽联:“陨石震吴山,颦鼓犹闻飞将逝;御风防岛寇,风烟未熄烈魂悲。”这是蒋氏一生中唯一为小辈写的挽联。
姚文英早年丧夫,中年丧子,接连打击,痛不欲生。她撚珠诵经,开始信佛。蒋介石得知后,送给她一尊制作精美又小巧的金佛像。这佛像很珍贵,在抗日战争初期,蒋氏派吴忠信赴西藏宣传抗战形势并慰问藏界人士时,是一位活佛托吴忠信转给蒋氏的礼物。姚文英对这尊金佛很宝爱,抗战时她居四川重庆,日寇飞机不时像聚群的蝗虫一样前来投弹轰炸。姚氏每次躲入防空洞,她什么都不拿,只把这尊金佛带在身边,这使蒋氏很高兴。
1949年姚文英由陈果夫一家陪护去台湾,住台北潮州街狭小又简陋的房子,蒋介石前去探望,要给她调一处宽敞的住所,她不同意,蒋氏很失望,她只说“那不是太浪费了吗”而婉拒。姚文英因脑溢血在1957年3月被送进政府顶级人物方可入住的台大医院,病房三O一号。贴邻的三O三号住的是“司法院”的院长王宠惠。在辛亥*****时,王宠惠与陈英士就是同志且有戚谊关系。王宠惠是沪军都督府的顾问,1912年元旦,南京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他是第一任外交总长。1913年结婚,结发妻子还是陈英士的表叔杨谱笙的妹妹杨兆良(1924年去世,育有一子王大宏,台湾著名建筑大师)。在1903年陈英士陪送杨兆良去爱国女子学校读书时,结识了校长蔡元培。有这一层关系,王夫人每天到医院探望丈夫,必要到邻室向姚文英请安聊谈。王氏夫妇信奉基督教,于是王夫人不时向姚文英讲述基督教义。耶稣的普世仁爱由一个个小故事来体现,易懂又贴近现实生活。姚文英被王夫人经常讲的福音所感动,改信了基督教。这同样使蒋介石夫妇高兴,因他们本身就是基督徒。
姚文英在台大医院卧病三年,最终药物不治,于1961年10月9日下午二时去世,享年83岁。副总统陈诚闻讯后,以第一时间派代表钱寿恒前往致唁,慰问家属并协助治丧。连日前往吊唁的蒋经国、余井塘、万耀煌等头面人物有数百人。10日成立治丧会,按基督徒的丧仪办理,却非常隆重。15日举行追思礼拜,蒋介石题送了挽额“盛德坚操”,陈诚送了“彤史流徽”以敬悼。
姚文英华年孀居,为陈英士抚孤守节达四十五年。直到最近,台湾还有学者撰文说及:“在那兵荒马乱,冻馁频袭的岁月,真不知她是怎样熬过来的。”很是同情,更是钦佩。
湖州五昌里陈家,就一个家族而言,自孙中山始,获国民政府颁发的《褒扬令》五次,七人去世得总统题誺祭悼, 这在民国史上绝无仅有。陈家的这些荣誉,均与辛亥*****有关,当今五昌里故居已辟为陈英士纪念馆,种种家属的事迹,也都应有所展示吧。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1901年结婚,到1916年老大才3岁?
不过据说老蒋还是很上路地,英士被害后,他将母子领到自己家中养了好几年才送到英士大哥处。
原来王宠惠还是湖州女婿。
姚文英华年孀居,为陈英士抚孤守节达四十五年。直到最近,台湾还有学者撰文说及:“在那兵荒马乱,冻馁频袭的岁月,真不知她是怎样熬过来的。”很是同情,更是钦佩。
更让人敬佩的是祖华的未婚妻朱氏,祖华去世后,还未成婚的朱氏终身未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