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 根据w统计数据,截至10月15日,a股300家上市医药企业中,127家已经相继公布三季报预告。其中,82家业绩出现同比上涨,45家下降。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让消毒筐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得到的投资回报率也稳步攀升。
业绩持续分化
统计数据显示,众多药企业绩预报出现同向上升的趋势。例如,红日药业、重药控股、常山药业、仟源医药、新光药业、山河药辅、振东制药、金陵药业、贝达药业、泰合健康、卫宁健康、兴齐眼药、爱尔眼科等。
具体来看,泰合健康2019前三季度预计净利最高可达54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1.03%。泰合健康表示,持续加强市场拓展力度,销售规模同比增长,规模效益初见成效,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
金陵药业比去年同期增长90%到120%;振东制药比上年同期增长129.64%至137.76%。对此,振东制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报告期内,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补益产品、抗肿瘤、泌尿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品牌效益逐步显现,线上推广线下发力,多方联动的品牌效益对业绩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致报告期内利润同比上升。
当然,也有企业出现三季度增长乏力的情况。例如,仟源医药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4260.20万元~4697.15万元,同比增长95%~115%。不过,该三季度单季业绩并不理想,预计7-9月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47.07万元~484.02万元,同比变动-89.40%~9.00%。
记者统计发现,业绩变脸的企业也不少。比如,莱美药业、赛隆药业、龙津药业、博济医药、赛升药业、康芝药业、九典制药、亚太药业、科伦药业、永安药业、宜华健康、德展健康等。
其中,亚太药业和宜华健康业绩下滑幅度较大。亚太药业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0.0至1665.71万,同比变动-100.00%至-90.00%,化学制药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7.41%。表示,业绩下滑幅度较大,主要在于,其一,计提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股权溢价收益、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计提利息,导致财务费用增加;其二,绍兴滨海新城新建的亚太药业现代医药制剂一期、二期项目部分生产线已投入生产,所建成的办公楼、厂房等建筑物以及生产线设备已陆续转入固定资产,相应折旧费用、水电气及人工工资费用增加;其三,子新高峰生物医药有限主营业务收入大幅下降。
莱美药业虽然前三季度业绩预计同向下降,但其第三季度业绩比上年同期增长9.66%-35.61%;博济医药也有类似状况,今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上升406.47%到723.72%。
此外,还有企业出现亏损。例如,双成药业、景峰医药、精华制药、恒康医疗、国新健康、澳洋健康等。其中,精华制药对收购南通东力企业管理有限形成的商誉预计计提减值准备约3.85亿元,所以造成了2019年第三季度与前三季度亏损严重。
4+7带量采购冲击大
为什么药企业绩出现持续分化现象?某流通药企管理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医药行业,无论是批发、零售还是医药工业,受政策影响巨大,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较小。4+7、两票制、二次议价这类政策对企业的实际影响尤为明显。
今年上半年以来,医药行业政策频出有关。4+7药品采集、新版医保目录、仿制药目录、医保支付价、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取消药占比、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罕见病用药、支付改革、新药审评审批、《疫苗管理法》等政策在半年内集中出台,企业生存压力加大,业绩普遍受到影响。
不少企业表示,自家业绩不好是受4+7的影响。例如,在德展健康公告表示,报告期内受4+7 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正式施行的影响,主营阿乐产品销售均价出现大幅度下降,导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随之出现大幅下降。
景峰医药也发布公告表示,受药品招投标降价及辅助用药的政策影响,主要产品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等销量下滑;受4+7带量采购间接影响,部分产品销售单价下调,致使销售收入减少 。
除了4+7,其他政策对药企的影响也不小。双成药业、恒康医疗、赛升药业、龙津药业等在预告中均提及了行业影响。双成药业公告表示,随着医药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受医药产业格局、采购规则、医保目录调整、竞争机制、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自有产品销售压力明显,收入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
恒康医疗公告表示,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下属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下调检查费用及药品销售费用同比增加,导致净利润不及预期,业绩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