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毕业,杭州上城区第一位年轻的博士校长,曾是老牌名校——杭州胜利小学的校长,现于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担任校长,这位38岁的博士校长名叫全力,是九江人。
自力自强:定位教育理论研究者
全力高中毕业于九江一中。1996年,他被保送到江西师范大学,就读教育管理专业。刚入学时,全力和班上的同学一样,没想过要做一名老师。“有哪所学校会让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去管理呢?教育管理,到底能做什么?”全力想到了自考,并选择了英语专业。如果真的当老师的话,掌握一门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四年的本科加自考英语专科,全力并未止步于此。随后,他加入当年全国30万考研大军中,敲开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大门。此时的全力,已经给自己定好了位。他希望增加在基层学校实践的经历,成为一名教育理论研究者。
“全力从小就非常有主见。”吴敏是全力母亲的领导,他还记得1998年洪魔来袭时,刚刚20岁的全力正在江西师大念书。当时正是暑期期间,他自发来到大堤,与大伙儿一同参加劳动的事情。“没有人要求他。他闷头苦干,挑了足足一整天的土。我让他歇会,他只是笑笑,又继续干了起来。大学期间,全力每个月300元的生活费。他省吃俭用,将剩下的钱帮助困难的同学。“他说只是想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21世纪初,“小班化教育”的思潮席卷中国,面对这场“教学领域的革命”,老牌名校杭州胜利小学率先在上城区扛起了这面改革大旗。2001年,全力经导师推荐,来到胜利小学实习,工作方向就是为研究小班化教学积累资料。全力与同事集两年之力执笔编写的《新班级教育实践研究》,也荣膺2002年度浙江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浙江省科技一等奖。“新班级教育”这项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之一,也是浙江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之一。
积极创新:硕士同学里,只有他成为一线小学老师
全力觉得,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开始,也是最重要的。临近硕士毕业,全力被推荐的机会很多,到教育局、到教师进修学校,专业对口,工作顺手。但他非但没去,更反对父亲找人托关系帮他落实工作。“他说如果分不到城市里,那他就去农村。那里也需要教师。”
2002年,依托胜利小学创办的民办小学——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落成,是全国第一所专门为小班化教育设计、全面实施新班级教育的学校。全力和同事们研究了两年的成果,就要在这所小学试点。全力没有迟疑,毅然投身到热火朝天的建设新校的大潮中去。当年硕士毕业同班的13名同学,有12人进入高校,只有全力成了一线小学老师。
一直为做英语老师做准备的全力,只在实习期间教了小学一年级英语一年。正式工作后,他任教的学科是科学、信息技术和足球社团,一周12课时,更主要的工作,是在行政管理。从学校科研处副主任,再升主任,接着兼学校信息部主任,还担任过校团支部书记,教工宿舍楼楼长。
随着崇文实验学校的迅速发展,年轻老师大批涌入,全力发起了当时还很时髦的“团建”活动。
2006年,一纸调令将全力调进了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他成了全区的科研室主任。这里的工作节奏没有学校快,读博的念头又一次冒了出来。这和全力喜欢汲取知识的习惯不无关系。在进修学校的第二年,全力通过了全国统一考试和导师的面试,开始脱产攻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学位。
2008年8月,新的任命又来了。全力要去杭州上城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担任校长(以下简称“上教附小”),这年,他不足而立之年。
刻苦钻研:他是当地第一位年轻的博士校长
上教附小在上城区这样的教育强区中并不起眼。全力带着领导班子,想尽办法发展学校特色,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全力一直认为,管理一所学校,如同管理一家公司一样,课程就是产品,学生的学习感受就如同用户体验。在全力眼中,学生活动就是一个金字塔的结构。比如特长的培养,在上教附小,足球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参加。如果喜欢,可以通过选修课的方式进一步接触。想当作特长发展,学校就有专门的精品社团,培养出更专业的孩子。当天赋与努力俱在,各种级别的比赛就会向你敞开怀抱,毕业的时候,这项运动就已经成为这个孩子身上的标签。2013年暑假,上城区小学第一轮三年发展规划考评结束,上教附小从众多小学中脱颖而出,最终评定为综合优秀。
五年后,全力被调回杭州市胜利小学担任校长。此时的他不仅是上城区第一位年轻的博士校长,也是杭州上城区最年轻的校长,创造当地一名普通教师成为校长的最短纪录。
2014年,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创办。被当地教育系统推荐的全力担任了娃哈哈双语学校的中方校长。“私立学校的压力非常大,不过空间也非常大。”全力说。“中国孩子有两个明显的短板,一是学习比较被动,二是责任感不强。我们想通过中西结合的教学方式,把国外好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让孩子们在拥有国际视野的同时,更立足于中国文化,能够在中文和英文的学习方面都有所收获。”此外,他还是杭州师范大学教科院兼职硕士生导师、杭州市上城区政府重大政策咨询委员会、杭州市领雁工程实践导师。是杭州市“131人才”第一层面培养对象、上城区“128人才”第一层面培养对象、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优秀校长。
2014年,我市的几所小学曾在浔阳区文新局的带领下,来到他所任职的学校参观学习。虽然有九年未曾回到家乡,但他只要在九江过年,正月初一就一定会到老师家中拜年。“教育的真谛在于使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沉淀为人格。”曾经,全力在浔阳这片灵山秀水中成长,如今他在他乡探索着如何以最科学的方式成为知识的传递者。全力已然成为九江的骄傲。
(记者 吕莹)
九江人表示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