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养鸡的不吃鸡、养猪的不吃猪、养鱼的不养鱼、种菜的不吃菜”,这些养殖户几乎很少吃自己养的东西。关于养殖,国内频频爆出过内幕,让人触目惊心。为了谋求更大的利润,不少养殖户们做着昧着良心的生意。
会吃鸡的朋友都知道,养殖的鸡和农村土鸡相比,口味差了十万八千里,老母鸡炖汤一点黄油都没有。这些养殖鸡都是怎么生长的?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养鸡户的鸡棚长约120米,宽约9米,在如此狭小的面积内可以养2万只鸡,如果这些鸡不生病,那么一个月左右就能长到1斤半,就可以出栏上市了。要知道,真正的土鸡至少需要5-6个月才能长大并出售,养殖场究竟是用了啥灵丹妙药,能让鸡长得这么快?
鸡棚里的鸡,“鸡生”可谓是命途多舛。它们不仅生存空间狭小,而且生活环境极差。为了让鸡长的更快,鸡棚内一天24小时不熄灯,长期保持高温潮湿的环境,每隔5、6个小时就给鸡喂一次食,而这些食物用的药品也非常的多。而这些可怜的鸡,由于受到环境和药物的影响,一生都不怎么活动,直到被宰杀之前都是病怏怏的。
通过以上方式养出来的鸡,养鸡人是不吃的,身边知道内情的人也不吃,农村用摆酒席时只要有人用养殖鸡做食,也基本上无人问津。
除了养鸡行业以外,其他行业也有这样触目惊心的现象。一个发青的西红柿涂了某种涂了某种药水之后,只需一天立刻变得通红,一颗黄瓜甚至要涂上几十种药,导致很多菜农都不吃自己种的菜。
我们只能希望,检疫部门能够加大检测力度,尤其是一些隐蔽的城乡结合部、郊区、乡下小市场更应该严格检查,严加把关并制定惩罚措施和及时通报,这样民众们才能吃的更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