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杨社区辖区内有一幢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砖木结构的危房,每到台风季节,街道和社区干部就格外担心危房里23户人家的安全。眼瞅着今年嘉兴市实业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计划修缮这幢危房,可是,公示至今已有半年,却迟迟不动工。这不仅让街道和社区干部为难,也让已经搬离的居民发愁。
那么,说好的危房大修工程为何没了动静?
年久失修成危房
从斜西街拐入南杨路33号,一幢灰白色的老式建筑出现在记者眼前。斑驳的墙壁、裸露的墙砖、发霉的墙面、破损的木窗、阴暗的屋子……沿着木质楼梯走到二楼,楼梯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整幢房子显得摇摇欲坠,而这就是社区党委书记陆荣法一直牵挂着的八陶宿舍。
八陶宿舍是原八一陶瓷厂的职工宿舍,属于租赁给企业员工的公房。整幢楼总面积为700平方米,共有23户人家居住,其中面积最小的仅为10多平方米,最大的为五六十平方米。
1999年左右,企业破产,之后这里的房子就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据说这幢房子始建于1937年,到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危房了。木结构的房子腐烂比较严重,刮风下雨天,居民苦不堪言。因此,前几年,八陶宿舍的居民多次信访,寻求帮助。”建设街道的干部余琦说,最让街道和社区干部头疼的就是每年的台风季节,“我们都要特地来看望这里的居民,并紧急疏散。毕竟,这里的房子不安全,要是突然倒塌,后果不堪设想。”
陆荣法说,社区工作人员都希望这里的房子能尽早修缮和加固。
20户人家已搬离
在八陶宿舍的入口处,记者发现了两份工程规划审批前公示,而公示的时间是2014年1月13日~1月22日,申请单位为嘉兴市实业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既然公示已经过去了半年,为何该工程迟迟不动工呢?
“我们也想及时修缮八陶宿舍,这幢房子确实太不安全了。全国各地出现危房倒塌事件,更是让我们感到心惊胆战。”嘉实集团物业管理部的杭怡生对记者说,修缮这里的危房,其实市政府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并开了好几次专题会议,定下了“加固+大修”的方案。2012年经过实地走访之后,市政府再次明确了对包括八陶宿舍在内的多处危房进行修缮的计划。
要修缮,里面的住户就要暂时搬离。记者了解到,为了处理好居民暂时搬出去居住的事宜,该房屋的托管单位嘉实集团补贴给每户人家搬家费以及租房费。到目前为止,除了2户空关和1户不愿搬离外,20户居民已经陆续搬离了八陶宿舍。
在此前发改委公布的《南杨路33号原八一陶瓷厂宿舍维修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中,记者明确看到了墙体墙面、地面地板、门窗楼梯、排水工程等各方面修缮和加固的具体方案。
推迟的危房大修工程让已经搬出去的住户十分心焦。“最早的搬出去都一年了,住在外面不习惯啊,我还是希望能早日回到这个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居民说。
为何迟迟不动工
那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加固修缮工程呢?原来,一对年逾古稀的老夫妻不肯从危房里搬出去。
“我已经在这里住了20多年。要是搬走的话,家里大大小小这么多东西,丢了不舍得,拿么拿不动。维修的话,我是同意的啊,就是他们不过来修。他们就是一定要让我们搬出去,可是,我们年纪大了,出去租房子也比较麻烦啊。”71岁的老阿姨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老夫妻的家是一套面积四五十平方米的房子,黄色的顶上有很多修补过的痕迹,木质的房梁结构明显老化,四周的部分墙面产生了细纹。房子里采光非常不好,一进门就感到潮湿闷热。
“出于安全考虑,我们还是希望老人最好搬出去。万一施工出现了问题,谁也承担不了这个责任啊。”面对老人的回答,嘉实集团的杭怡生解释。
昨天下午,当记者第二次来到阿姨家的时候,阿姨笑眯眯地告诉记者:“今天泥水师傅已经来过了,其实,他们慢慢修好了,我们就住在这里了。不要紧的,他们注意一点,我们也注意一点。修到我们家的时候,我们临时出去住几天,东西就不拿了,太麻烦了。”
老人不愿搬,大修怎么弄?目前,嘉实集团、街道、社区仍在协调中。(南湖晚报)
这房子确实不能住了啊,都那么旧了
这房子质量可以啊。
砖木结构,快90年了,竟然还能使用。
上次宁波倒塌的房子还不到30年呢!对比一下!
政府的工作就应该做细一点!
留着,以后作为个古建筑景点也不错的。老太太可能担心搬出后回不来了。双魁巷就是个例子。
唯一的这个理由比较靠普
其他理由根本站不着脚,她家的房子面积比较大啊
"从斜西街拐入南杨路33号"
两条平行的路,怎么拐?虽说是记者,可实在是没文化,不知道这书是怎么读的,语无伦次的还出来骗稿费.
这还真是有很多危险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