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扬四方的绍兴“王老汉”臭豆腐作坊被查,还要罚40多万?
绍兴臭豆腐名扬四方,尤其是“王老汉”臭豆腐,作为绍兴第一个臭豆腐注册商标,也曾经被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浙江卫视等诸多媒体报道。不过,最近的“王老汉”却面临一个困惑:卖了10多年的臭豆腐,今年9月份被告知可能被没收近9万元,罚款43万余元。原因是“王老汉”臭豆腐没有生产许可证。臭豆腐制作,生产许可证到底要不要?日前,市场监管部门就此专门举行听证会,给“王老汉”负责人赵宝贤一次申辩的机会。
臭豆腐作坊被查,要罚40多万?
10多年前,关于“王老汉”臭豆腐的报道就见诸报端。因为他的臭豆腐口味特别好,外表松脆、入口即化。而且,“越香王老汉”还是国内第一只臭豆腐注册商标,成为擅长做臭豆腐的老汉王有根的招牌。那时候,王老汉的臭豆腐可谓驰名中外,不少城市订单纷至沓来。
不过,现在的“王老汉”臭豆腐已经另有主人。位于鲁迅故里新建南路上的王老汉臭豆腐店老板赵宝贤告诉记者,王老汉是他的姐夫,早在2011年,王老汉因为年纪渐大体弱多病,对臭豆腐制作已力不从心。所以,他传承衣钵,从姐夫处买得“越香王老汉”商标,成了“王老汉”臭豆腐的新主人。
但“王老汉”臭豆腐最近却惹上了不小的麻烦。今年3月份,越城区市场监管局灵芝分所在排查摸底辖区小作坊时,发现一小作坊正在加工制作臭豆腐,且无法提供相关证照。
经查明,此作坊正是赵宝贤用来制作“王老汉”臭豆腐的加工点。这次被查,并非臭豆腐质量问题。相反,市场监管部门还对其生产的 臭豆腐进行了抽样检查。检测报告显示,抽样产品均为合格。根据调查,赵宝贤一般从豆制品工厂进货后,便在小作坊内使用自己种植或购买的苋菜梗腌制后的汁加工臭豆腐。一部分送往自己位于新建南路的商店,一部分则提供给市区各大酒店。
相关供货发票等显示,赵宝贤的销售数额被认定总非法所得为8.7万余元。按照《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相关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罚款。为此,今年9月份,越城区市场监管局针对赵宝贤无食品生产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一案拟作出行政处罚。即在没收臭豆腐15公斤、海盐3公斤,没收违法所得8.7万余元等以外,还拟罚款43.8万元。但鉴于赵宝贤作为当事人有陈述、申辩的权利,遂发出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举行听证会。
为啥是“王老汉”这颗臭豆腐?
在前不久举行的听证会上,对于面临的处罚决定,赵宝贤觉得很冤:市场上那么多臭豆腐在做,都是绍兴传统手工艺生产,为什么要罚的是“王老汉”这颗臭豆腐呢?
听证会上,赵宝贤出示了自己所持有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他说,自己拥有流通经营许可证,并不是无证经营。而实际上,所有绍兴臭豆腐生产工艺流程几乎一致,没听说过哪家臭豆腐店(摊)需要生产许可证,像“王老汉”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赵宝贤说,如果“王老汉”臭豆腐生产要处罚,意味着绍兴市场上绝大部分臭豆腐加工生产者都要处罚。
而赵宝贤的代理律师翁坚超认为,此案不宜处罚而应予以撤销。“如果说‘王老汉’臭豆腐是非法生产的,那么我市市场上销售的全部臭豆腐都是非法生产的。”他提出,绍兴臭豆腐全国有名,但这样一次处罚足以让绍兴的臭豆腐品牌陷入危机。因为“王老汉”臭豆腐曾被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浙江卫视、上海电视台新尚频道等众多媒体报道,是绍兴臭豆腐的杰出代表。“‘王老汉’开始制作臭豆腐并出名时,《食品安全法》还没有制定。”他说,一旦作出处罚,绍兴臭豆腐的品牌会因此流失。
对此,记者昨天向越城区市场监管局了解情况。相关人员表示,目前此案还在听证阶段,没有定论,不作任何发言。相关人员还解释,实际上赵宝贤提供的食品流通许可证等,是位于新建南路的土特产商店,并不是灵芝镇查处的小作坊。而且,其流通许可证,许可范围是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的零售。换言之,虽然同是一颗“王老汉”臭豆腐,但他的许可证和查处的小作坊是不相干的。
该不该罚款,多方有话说
按照赵宝贤的说法,自己之所以一直没有办证,根本的问题在于绍兴的臭豆腐没有行业标准,生产许可证办理并不是那么容易。他说,2008年左右,他曾经和姐夫王老汉去申领过一次生产许可证,但当时的相关部门说政策有变,不归他们管了。之后他也找过另一个部门,对方也说不管,就这么搁置了。他想着,只要自己规范经营和生产,是不会有问题的。
赵宝贤说,经营“王老汉”臭豆腐已经这么多年,他的生产地点一直在这个作坊。而且,他的生产点从2005年开始就相继有报道,包括中央媒体、省级媒体,这些报道使“王老汉”臭豆腐的名气越来越大,却从没有人跟他说过他的生产属于无证经营。“既然必须要办证,这些年怎么都没有部门来督促引导让我尽快办证?”赵宝贤认为,作为地方特色传统小吃,绍兴臭豆腐享誉全国,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引导,上门服务,帮助其树立品牌。
那么臭豆腐制作是手艺活,到底要不要生产许可证?“目前辖区共有4家相对规范的小作坊,都属于豆制品生产经营主体。”越城区市场监管局有关人员表示,赵宝贤经营的作坊之前有过卫生许可证等,但过期之后一直没续证,包括生产许可证等,这才引发了问题。
对此,代理律师翁坚超认为,相比其他豆制品,臭豆腐是特殊产品。“如果纯粹地定义为食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是一定需要生产许可证的。但如果是腌制类的农产品,是不需要生产许可证的。”翁坚超说,根据相关规定,腌菜、咸菜、酱菜和盐渍菜等是食用农产品范围。他认为,臭豆腐制作需要经过霉苋菜梗汁浸泡流程,应该是食用农产品的深加工制作,不需要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据悉,目前新建路上的王老汉臭豆腐店还在经营。但对于外面的加工订单,赵宝贤表示已暂停销售。40多万元巨款到底要不要罚,他正焦灼地等待着听证结果。
前面搞早餐摊。现在搞臭豆腐,下一个不知道要搞谁了。现在做生意真特么累。没生意要愁,钱讨不进也要愁,还要对付行政机关。有完没完!吃饱了
特色而已
应该不用罚。如果要罚先追究行政部门的失职,存在10多年了你们怎么没发现?又不是地下加工厂见不得光。
因为要建地铁,相关部门资金紧缺,所以......不说了有关部门要来了,我要先去跑路了
政府部门服务不会,乱罚款是高手!
这就像网约车一样一管马上就死
不罚那就是监管部门失职, 后面会出来很多这样的作坊,罚了会掀起一场臭豆腐的整治风波,
有点道理的。
造地铁缺钱。。。
政府机关的那些证。。。那个头疼了。。绍兴还算好的。其他有些地方,你怎么搞都是有问题的。以前给钱就能拿到,现在钱不敢收了,事也办不了了。。
看人家赚钱有点眼红!又不肯跌落一锁。或者是同行嫉妒
前店后厂模式的,应该不需要生产许可证。就是自己后厨加工,自己前面店铺销售。这就是小吃店。
但是像王老汉这样,他不光做了自己卖,还做批发了,这是生产性质了。当然需要生产许可证了。
臭豆腐的生产许可证怎么会办不出。祖名不是有卖半成品的臭豆腐吗,人家怎么办出来的。
再打个比方,你只开一家小蛋糕店,自己厨房里做蛋糕,店面里销售。当然也不需要生产许可证。
但如果你是连锁店,蛋糕做出来要发给各地的连锁店面销售,那就是生产了。可以去打听下那些连锁蛋糕店,哪家没有生产许可证。同样道理
这个东西如果罚他们也有法律依据的,毕竟是食品,没有许可证当然算黑作坊,如果不罚后面都照样怎么办?难啊.还记得上市公司青海春天吗?就是那个冬虫夏草现在开始含着吃的那个极草X5,就是因为冬虫夏草内含有砷的成分(砷俗称砒霜不符合食品要求)被强制停产,现在变ST春天。但如果把冬虫夏草内的砷成分去掉,冬虫夏草就没有保健效果,那你说冬虫夏草几千年了都是这样吃的有人吃出过问题吗?反正这个臭豆腐肯定比不上极草X5名气大,极草X5都被国家工商强制停产,臭豆腐如果不停产绍兴工商以后会不会吃生活呢?估计难啊
呆!站住,哪里跑!..................
喜闻乐见
律师比嘴开始,冲击绍兴特产小作坊。
下回卖油条烧饼的当心点
市场里面炸酥鱼的要不要生产许可证?以此类推。
依法没错 可法律不外乎人情 要是都这么查 绍兴多少小店要管么 我知道的就有一老奶奶 包饺子特别好 每次都去买五六十个放冰箱里 想必她也没有什么执照也不交税 但东西确实是不错
对的,要追究!
他的性质还是有一点不一样的,我的理解是只要是自己做出来自己卖,那是没问题的,但是你批量生产出来供应酒店了,就属于“生产”性质了~人家的臭豆腐基本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和生产能力的,所以人家不用罚~
老酒不死不活,香糕死差不多了,包子也要引进了,三鲜面好象也不见踪影了,现在轮到臭豆腐了,再过几年,绍兴人只知道汉堡、寿司了。。。。。。。。。
估计被同行举报,或者惹了当官的,不然10年内都没事,现在才发现
怪不得街边油条摊要取消,甚至有一回还看见一家宾馆在桥头摊买了一大袋糯米饭团、大饼油条,害我等等得花也谢了。还有王老汉以前不是在夹塘弄口卖吗,元培幼儿园的小娃儿下午放学经常品尝啊!
给市场监督局提供条线索,油条摊也快去查查,因为油条摊炸出来的油条不光自用,还提供给面勃勃摊等商贩使用。给家乡的地铁建设做出贡献,感觉很好。
无耻的政府,,,,
干预过多,
把绍兴市场活力要搞死
他还销往各大酒店,己经不是自产自销,而且批零兼营了。
fhuft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