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余温尚未散去,a股千股跌停,上证指数重回3000点的消息,力压世界杯,占领评论君的朋友圈。
掐指一算,从2008年股市从6000点,一路跳水跌破3000点,到现在,已经十年。
十年,炒股的股民一波一波地上天台,那些另辟蹊径炒房的人,又怎么样了?
01
普通人的开始
非典型炒房客,董冀,前三十年人生普通到尘埃里去了。
老家安徽六安,和所有北漂一样,2004年念完大学,董冀喜欢拍照和美食,留在北京一家国企工作。
因为身边朋友的影响,董冀刚工作就开始注意到北京的房价在震荡上升。
但和当年多数毕业生一样,董冀想要靠自己在北京立足,并且坚定地认为,啃老买房完全是一件丢脸到家的事情。
他计算着,自己的工资攒十年,就可以付得起上地旁边的小房子的首付。
那时的董冀还是觉得房价虚高,经常在天涯论坛房产观澜板块上跟陌生网友争论房价泡沫严重,要崩盘的话题。
2004年,董冀在天涯论坛发表的回帖记录
董冀怎么会想到,三年后的自己,居然还是做了接盘侠。
没逃脱向父母开口要钱买房的命运,更没有想到不知道哪天开始,自己居然也会做起职业炒房者。
02
被迫买房式上车
2007年末,和董冀认识六年,交往三年的女朋友怀孕了,结婚和买房被迫提上日程,此时北京清河的房价是8000/㎡左右。
因为早早解决掉户口,董冀和女朋友买房的过程很顺利,卖家是一个在北京做商业电梯的工程包工头。
前几年行业挣的不错,早早买了房子,后来老婆要照顾家里老人,就带着孩子回了江西老家,房子住不上。
勤勤恳恳的实业家只相信勤劳致富,实业兴国,对于楼市严重不看好。
那时房子也涨了八成,本着见好就收的心态,就着手卖掉房子,筹备资金去拓展河北电梯的市场。
2007年12月3日,是按揭放款的日子,整个二手房交易流程很快,签合同,解压,贷款放款一气呵成。
双方买卖结束,握手道别,并且不能免俗地,在心里互骂傻x。
房子买完,董冀和女朋友只剩下30多元,女朋友提议吃马兰拉面,董冀说不行,吃那么差怎么行,肚子里还有宝宝呢。
那天晚上,董冀请自己和女朋友吃了涮羊肉,还破例喝了一瓶啤酒,两人终于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家。
03
危机与转机
2008年5月16日,董冀给自己刚分娩的老婆送馄饨,在公交车上看到重磅新闻:李嘉诚以44.4亿出售世纪商贸广场套现离场。
新闻视频里,用脚投票离场的李嘉诚,在新闻采访里说“现在内地的地产依然是面粉贵过面包的时代,自己依然坚定看好内地楼市。”
董冀妻子最爱的西直门的馄饨
李嘉诚淡定从容的表情下,透露出疲惫。董冀也是,昨夜看护到半夜才回家,一大早还得赶来医院给媳妇送早餐让他缺眠。
更重要的是,花掉夫妻两个家族积蓄的房产,传来利空消息,他没敢告诉老婆,在脸上挂上李嘉诚同款的从容淡定。
打击接二连三。
2008年9月14日,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美国雷曼兄弟公司提出破产申请,同一天,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
傍晚路过楼下中介,董冀看到和自己同户型的房子降价10万还卖不掉,当天晚上没吃晚饭,也没哄孩子就早早睡觉了。
如果崩盘,那么多贷款可怎么办?
但行情并没让董冀焦虑太久。第三天,16日,喜讯传来,央行宣布商贷利率下降了0.27个百分点。
持续到2008年末,央行降息五次,商贷利率从7.2%下调到5.31%。
国家队进场救市,除了降息,2009年初,央行公布四万亿救市,宽松的贷款环境和天量资金的注入,房价开始飙升。
董冀心情慢慢转好,心态也在慢慢转变。他坚信:买房才能赚钱。
2010年4月30日,出差的路上,董冀接到中介小徐的电话,小徐在电话里非常激动:
“董总,恭喜啊,你看新闻了没有!北京开始限购了!还好你前几天已经办完手续,限购行情,买到就是赚到”。
董冀虽然不是很认同,但也懒得反驳,客套几句就挂掉了电话,打开手机,看到“京十二条”限购政策颁布,北京开始限购。
此时的他既感到幸运,又有点担忧。两个月前,工作上偶然的机会,董冀接触到华润集团的中层。
闲聊时得知,华润的高管也是任志强的好朋友,齐跃最近买了海淀五道口的华清嘉园。
董冀心思又活络起来,他已经忘了两年前那个因楼市震荡而伤心到彻夜不眠的自己,满脑子想着买房赚钱。
董冀手机里一直保留着第一次看房拍的小区入口照片
3月底,董冀借钱以单价4w买了华清嘉园62平米的一室一厅,4月底就出了限购。
他不知道这个政策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他不知道齐跃是不是一个牛逼的投资者,自己这个行为是不是鲁莽。
后来的价格告诉董冀,他赌对了。
2012年末飙升的房价成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董冀一直觉得任志强和齐跃就是自己的贵人。
这之后的董冀经常在天涯回帖,他成了一名坚定的房产多军司令。
此时的董冀在天涯回帖都是看多房价
2013年六月最后一个星期五,董冀很兴奋。
临下班前,他的同事大声念出一条新闻:宇宙中心五道口,房价突破十万。突破十万的挂牌价的楼盘正是他当年买的华清嘉园。
如果时间在这里停止,董冀应该会有一个美满的人生。
05
网友徐鑫
但欲望是无止境的,尝到甜头的董冀正式开始研究中国楼市。
董冀天天泡在篱笆网上钻研,他第一次知道看空楼市和看好楼市的人被称为空军和多军,每一个帖子都是多空之争。
后来接触到水库论坛,董冀在那里发现新大陆,那些炒家们常有颠覆三观的理论:什么贷到就是赚到,打滚流、疯魔流,砖本位等等等等。
这些充满金钱荷尔蒙的新名词,让董冀感到兴奋和焦虑。
董冀认识了网友徐鑫,2013年12月31号跨年那天晚上,徐鑫在水库主版发了一篇帖子名字叫做《升阶之路道阻且长,但是我已经在路上》
帖子记录了徐鑫杂技般的买房操作:如何利用代持搞定名额,又如何利用信用卡接力以及打滚流搞定首付和月供,最终在上海买下近千平物业。
帖子热度迅速冲到主版第一,董冀看的热血沸腾,按照三年翻倍的市场,徐鑫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实现财富自由。
帖子的最后徐鑫留下了个人的微信号,那是董冀第一次主动加网友的微信。
之后的几天董冀和徐鑫交流很多,徐鑫精通各种炒菜理论,也非常乐于回答董冀的各种问题。
但在聊天中到了徐鑫从来没透露自己的仓位具体信息和晒房产证的证明。
聊到一些关键问题徐鑫选择不正面回答,而是推荐董冀购买咨询服务和托管业务。
董冀颇有兴致的翻看了徐鑫的朋友圈,发现一年前徐鑫还在转发关于楼市泡沫巨大,没买房的人赚到了。
这样的看空楼市的链接,不知道怎么一年过去,徐鑫摇身一变成为了坚定的多军司令。
徐鑫的表现处处透露着诡异,但正在兴头上的董冀没想那么多,而是在考虑怎么把坛友的理论信息实践起来。
06
不能回头的升阶之路
2014年3月,董冀开始实施自己梦想的升阶之路,先在自己家族打滚借钱,再花钱弄到购房名额,最后卖掉华清嘉园。
套出首和名额,董冀接连买下清河强佑新城单价3.5w的两房,上地当代城市家园单价4.2w的房子,外加通州,共计三套。
这恐怕是董冀花钱花得最爽的一次,但压力也显而易见。
买完房子,董冀背上巨额月供,当时董冀每月到手工资不到9000元,加上老婆7000元的月收入,两个人的月薪不到2万。
但除去家庭开支和女儿的学费,月供还差2.6万,董冀只能依靠着信用卡和抵押贷以及自己的信用贷度日。
董冀知道自己玩大了,但这样孤注一掷的赌徒行为,是不是能通往天堂,董冀却不能确定。
2015年初,伴随a股大爆发,全国楼市开始启动,董冀无疑再次赌对了,房价翻倍,董冀加上杠杆的力量,已经赚了百分之300。
这造就了董冀净值5000万的身家,他三年前没想过自己能赚这么多,董冀再次赌对了。
赚红眼的董冀,更加坚定地认为买房就能升值,他给自己定下了三年内拿下一个亿身家的目标。
这时的董冀,相信自己就是神。
07
韭菜的命运
2017年3月17号,北京再次出台新政,楼市面临冰封。
北京无房可炒,董冀便把眼光往外看,跟着房产大v,董冀瞄准了环京市场,这里是距离首都最近的地方。
2017年上半年,董冀卖掉了通州的一套房子,把剩余手里的房子想办法二次抵押,再一次身处巨大的杠杆。
这一次,他拿着现金冲进固安和大厂的某宫和某城和某郡,单价三万左右,首付20%的购买要求在北京过来的董冀看来便宜的像白菜一样。
在董冀的眼里,不要多久,这里也会像北京购买的五道口、通州一样两三年翻倍。
董冀一下买了6套,负债率达到80%,他半开玩笑式跟朋友说: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海干活。
但董冀知道,背负着整个家庭的他输不起。
08
徐鑫的真相
2018年六月端午节,也就是前几天,距离董冀上次买入房产过去两年,董冀在崇外大街便宜坊烤鸭店第一次见到了徐鑫。
董冀没有想到,那么论坛上大家崇拜的大咖,一次次给他支招,注入强心剂的网友徐鑫,居然是一个才不到三十的生瓜蛋子。
在一家房产咨询公司业务员,月薪1w,是个沪飘,还没买房。
董冀有种被欺骗的感觉,但是他想到正是依靠徐鑫的“经验”,他才能果断的一次次的买入房产发了财,想到这里也就释怀了。
但这一次,事情好像有了变化,2017到2018年,北京环京持续横盘,虽然账面资金自己还是千万身家,但以董冀的预期卖价,却找不上接盘侠。
挂出去的房源一直无人问津,董冀不知道这次自己能不能熬过去。晚饭时间,徐鑫礼貌一直小心翼翼的安慰着董冀。
但董冀却心不在焉:这次还会像以前一样幸运吗?
散场之后,董冀回家坐在书房里抽烟,打开久违没上的论坛浏览了一下,发现半小时前有人用徐鑫的账号发了一个长贴,帖子的内容是这样的:
《用两年时间从投行顾问到资产过亿,我是如何做到的》
大家好,我是徐鑫,我从2003年开始在投行工作,现在我正式从工作辞职,因为我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我想给大家分析,我是如何从房产上赚到钱的......
董冀不想继续看下去,于是关掉了网页,想起自己十年的经历,他突然觉得自己还是很有投资头脑的,不然怎么从一无所有到现在靠着房产达到千万身家。
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应该是没有一点投资天赋,不然怎么会像现在这般身陷龃龉,狼狈不堪。
更憋气的是,聊起天来,知道董冀从2007年开始买房朋友,都觉得他赚了不少。
只有董冀知道,那些账面资金,不知道何时才能变现。董冀觉得这个世界真是既讽刺又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