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二十年没回过母校绍一中


又到了毕业季,中考、高考、拍毕业照、收拾记忆。想到自己高中毕业就一直没回过母校,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母校绍兴一中坐落在胜利路原市政府旁,还能依稀记起那幢纪念鲁迅先生的办公楼,那座花坛里的炸弹纪念碑,那深秋季节教学楼前的一地金黄银杏叶。可是高中毕业没多久,那里就不再是绍兴一中了,老师们都去了快阁苑云栖寺那边。于是毕业聚会就变成了,在酒店,在KTV。 “时间,人物,地点”拎起了一个故事,如今人和物被无情的分离了。
电台里在放“那些年”的歌,有人在唱“匆匆那年”,我心有不甘。为什么说要讲人权,我想是因为人有深刻的精神世界。我不能决定你的去留,但过了二十年,我还要说! 不知道当年做出搬校决定的市府领导中有没一中校友?你还认可云栖那边是你母校吗?
我没问过我的老师,当年你们怎么就这样离开了。对了,老师们许多已经退休,祝你们身体健康!
据说云栖寺那边的一中又要搬了,建议师弟师妹们趁早回去祭奠。

做人一般要老了才怀旧的,二十年没回母校很正常,而且这个时候还空不下来,起码要30年左右,其中几个海啦啦的学生要海一下,于是开同学会了,回母校了;几个倒霉的同学则希望一辈子忘却。

这么近也不去转转

一初和一中都回去过好几次,可是真的一点感觉都找不到了。一初校园里唯一留下的就是鲁迅工作室。
大一中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除了有几个老老师还在教书。

毕业28年了也没回去过的飘过……。

学校地址变了,老师素质变了

物是人非了,所以没有感觉了也正常

好像有点道理

哈哈,真话

02年毕业,说起来也有13年了。去过一回,投过简历,只是,被那个查大侠看扁了~~~

还不如稽山中学,春晖,原址数十年,有意义的室舍,碑刻俱在

一中可以搬迁,但原址不要大拆大改就好。完全可以原址保留(不是空置,原来就有初中的),旁边市政府搬出后改建扩建成一初,现在那里还留个什么“会议中心”简直不伦不类。毕业31年了,期间去过,改建后就没感觉了。

趁没搬迁前是要好好去看看,拍拍照,留个念!

今年同学会时去一中拍过照了,还特意按毕业照的排列顺序拍的,感觉老师同学的情谊在的,学校的感觉找不到了。
有点羡慕二中的同学,也希望一中不要再搬了。名校不能靠搬迁,更不能成为一枚棋子。

没感情 门口sb保安不 让进

我母校也是一中 那时的校长是费锡如 教语文的 超牛...

还记得老校有棵银杏树 ~~~好模糊的记忆了...

我母校也是一中 那时的校长是费锡如,现在儿子也在上,但已没有几个老师认识了!

我班主任 叶建强 老好的一个老师...

如今当官的就喜欢折腾,不折腾就不能体现他们的水平。

20多年了,我也没回去过,改了没感觉了

学校年代久了可以重新装修,不够用了可以扩建,不明白为什么又要搬?
更奇葩的是看新校区设计图,教学楼还是那么几幢,总面积也没有增加多少,这是瞎折腾学生的节奏!

百年树人,别折腾教育,别再折腾学校啦。一颗大树被连根拔起,要移植成功都很困难,更何况一所承载120年历史记忆的学校。给教育一块独立的空间,别为了一些即时利益让她伤痕累累。亡羊补牢!

一中毕业快16年了,也没回去看过,物是人非,很多东西都变味了

还是二中好,校园环境古朴优雅,适合学习。

名校很少有这样搬来搬去的,唉,还不是为了某些人的政绩服务了。

我的母校是五十年前的一中。

学校需要历史

好多母校都没有啦

十几,数十年没回母校,这其中有多种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