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儿寺镇打造“高颜值”美丽乡村


外修环境 内修人文
觅儿寺镇打造“高颜值”美丽乡村
黄冈新闻网(通讯员毛红平 李紫文 黄海华)26日,笔者走进红安县觅儿寺镇凉亭社区,落落大方的红砖白瓦办公大楼、全面硬化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居民小公寓、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干净整洁的景观带和平坦顺畅的青砖小道,令人耳目一新。
凉亭社区成立于2012年5月,由原凉亭村民委员会更名,社区现有住户1045户,居民4196人,社区干部6名,网格管理员3名,党员58人,贫困户78户,113人。
自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该社区“两委”以“扫帚行动、厕所革命、整齐工程、文明创建”四大工程为抓手,以“扫干净、摆整齐、拆顺畅、配设施、保常态”为目标,分类施策,集中发力,通过“建、治、办、升”四字决提升社区“颜值”,打造环境优美、生活和美、文明风尚的人居环境。
基础设施大力“建”。该社区规划建设凉亭社区1-5期还建房安居工程,配套建设了小学、幼儿园、医院、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目前已完成了一二三四期还建房和坐坡新村二期还建房工程,建设村湾型住宅、公寓型住宅共1042户,拆迁6个自然湾430户,完成危房改造3户,安装自来水726户,路灯87盏。该社区还投资600余万元建成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社区居民活动中心,集图书阅览室、警务室、市民学校、居民谈心室、老年活动室、文明创建办公室等多功能厅室于一体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社区环境集中“治”。该社区按照“统一划片、包干到人、全天保洁”的原则,与个体户和机关单位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采取扫、摆、烧、清、运等方法对社区垃圾进行全面清理,新添斗车24辆,垃圾池12个,垃圾桶1015个,聘请保洁员19人。该社区将每月26日固定为“洁净乡村日”,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在社区开展大扫除活动,发动群众自己动手清扫垃圾,互相交流路面、墙面等保洁方法,集中整治“六乱”,彻底整顿“脏、乱、差”现象;该社区还建立了村民理事会制度,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收取卫生保洁费,探索卫生保洁新机制。
文化活动定期“办”。该社区组建成立了腰鼓队、秧歌队、舞蹈队、乒乓球协会、书法绘画协会等民间文娱组织,社区文艺队围绕“三八”、“七一”开展了重阳节慰问老人、邻里拔河比赛、文艺汇演等节庆活动,由于表现优异还代表觅儿寺镇参加了黄冈市第二届广场舞比赛、红安县第一次广场舞比赛分获三等奖、一等奖。目前,该社区已有30余名固定文艺队员。
文明素质全面“升”。该社区一直将精神文明创建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始终坚持加强学习,选树典型,破立并举,让居民在学习教育、评选活动、民主自治中不断提升文明素质。该社区已组织100余名贫苦户和社区居民进行了女性健康、孕期知识培训、计算机、垃圾分类处理、防火防盗等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优秀党员、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评选一批好婆婆、好媳妇、优秀党员、优秀道德模范、优秀楼道组长、优秀义工,培育出了“道德模范”黄友香等在全市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制定了村规民约,建立了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卫生理事会、铜锣联防等民主自治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自律监督作用,开展了教育宣传、创建评比、乡风评议活动,将评比、集体讨论结果制作成“光荣榜”、行为规范、道德规范在社区公开栏进行公示、展览。
这里到底是农村还是工业园?啥啥都能给戴个帽子就成了成绩!
楼主发几张图片看一下
红安领导就会作秀吗?你们的五年规划,十年规划呢,不是上面说什么就跟风作做什么,要依据上面的指示,举一反三,长远规划,调动全体干部,融合经济专家,企业家实业家,把红安各乡镇制定因地适宜的发展规划,将美丽乡村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的发展下去。挖井没看到水就又换个地方挖,这样永远做不出成效,也出不了政绩,只能靠毫无说服力的包装,苍白无力。
县南觅儿一枝花,山美水美人更佳
八里觅儿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