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写长信呼吁抢救紫洪山古村


兰亭镇紫洪山村,是柯桥区3个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样本”之一。但近日,70多岁的市民徐金富给兰亭镇党委和镇政府写了一封长信,呼吁对紫洪山古村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开发,否则无需多少时间,绍兴又会失去一个宝贵的古村落。
自2010年稽东镇冢斜村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以后,绍兴再无古村落入围。2014年公布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绍兴又颗粒无收。省历史文化名村也依然只有4个:柯桥的冢斜村、诸暨的斯宅村、嵊州的华堂村和竹溪村。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绍兴,古村落寥若晨星,引起了不少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从柯桥区委宣传部退休、长期从事绍兴旅游文化研究的徐金富,就是其中之一。
紫洪山村位于兰亭镇的东南部,离兰亭风景区约10华里,是一个华侨、港胞比较多的侨村。2012年,柯桥区文物部门曾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工作,结果只有稽东镇冢斜村、兰亭镇紫洪山村、夏履镇双叶村3个村拥有集中连片的传统建筑,传统风貌保存比较完好。
1959年曾执教于紫洪山完小的徐金富,对紫洪山村非常了解。他总结说,该村至少有“五古”:古岭道、古民居、古树、古溪、古民风。如古岭道,至今存有紫洪岭、陈家岭、妃子岭和王坞岭,尽管现已弃用,但保存完好,特别是陈家岭和妃子岭,古意浓郁,古道幽深,是极为宝贵的旅游资源。
古建筑是紫洪山村最大的特色,至今尚存20多个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其中12处保存较完整。徐金富认为,这些古台门是古村落的核心,虽然有的已破败不堪,有的已渗入现代元素,但基本格局还在。而且台门里人才辈出,张家八三嬷嬷台门出了3个大学教授:张孝杨是西北电力设计院的高级设计师,张孝泽是北京大学教授,张孝评是西北大学教授。张启发台门是“军官的摇篮”,其第三房儿子张毓顺是国民党军队团级干部,在抗日战争中以身殉国;第二房的儿子、女儿全是解放军的医官。
然而,现在紫洪山村里,新房子比老房子多得多,由于缺乏规划,已经严重威胁古村落的整体性和传统风貌。徐金富告诉记者,如果政府对该村加以规划、保护和修复,不仅能留下这个古村落,还可以开发乡村旅游。

是我曾祖父 张家的都高寿 我外婆高寿到93岁 她弟弟张毓本还健在也九十几了

浙江乃至于全国现在都在大力保护古镇,并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而绍兴对古镇的保护还仅仅限于口头,实在是缺乏远见。

如果此村在市郊,老早被拆了,现在的官员只要政绩

要保护,谁出钱,脑子有没有

支持、保护古村。

紫洪山已被列为第二批(2014年度)省历史文化村落一般村,去年已经做好保护规划。今年将启动保护利用工作。

这个要顶!外婆家村口的千年古银杏树带给我们很多童年的乐趣呢……

绍兴的确对古村落古建筑保护的很不够,只知道拆拆拆!!!

这树十年左右前不是死了吗 后来活了?我是N年没去了

我也很喜欢江南水乡的古镇文化,安昌风情般的,西塘的怡情,南浔的古朴,周庄的雅致,
乌镇的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