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电影院最火的imax 3d大片不同,3d电视从未真正受到消费者的肯定。当然,市场中众多高端、中端电视可能都支持3d,但显然并非主流卖点,人们更乐于接受提升画质、音效的新技术,如4k、量子点等。近日,英国sky电视台决定关闭其3d频道,这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如果说3d技术已经在电视领域失败,那么它是否还有机会呢?3d电影并非都是高素质其实传统机械硬盘一直都好好的,西数和希捷都以为可以靠碟片掌握江山,直到这几年nand闪存颗粒的出现,传统机械硬盘种种弱点已经说明它不太适合这个时代生存。
显然,并非所有电影都满足“imax 3d大片”的水准。事实上,在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之前,真正使用3d摄像机拍摄的电影寥寥无几。这意味着,很多电影是2d转3d而成,更多是制片方和影院提升票房的手段。所以,如果你想在影院真正体验到3d电影的魅力,最好还是搜索一下影片信息,看看它是否采用了真正的3d技术拍摄。电视领域的重点从不是3d
来到电视领域,实际上3d技术从未成为过主角。目前,人们更关注分辨率的提升,4k电视逐渐成为购机首选;而量子点、hdr等画质提升技术,则能够带来更鲜明的颜色、更出众的细节,同时随着4k蓝光的到来,片源也不再是问题。即便这些高端电视都“附赠”主动式或被动式3d功能,但用户仍不会经常在家中观看3d电影。一方面,电视尺寸相对电影荧幕更小,另外家中的光线显然也并非是为电影放映而设计,沉浸感和立体感都相对较差,佩戴3d眼镜观看3d蓝光,很快就会感到疲劳和无趣。3d的未来应用形式
虽然3d技术在电视领域完全失败,但并不意味着它将完全退出消费电子领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都可能成为传统3d技术的补充,让用户获得类似的体验。虚拟现实方面,由于集成头部、运动追踪等特性,以及更自然的环境效果,或许与目前3d那种“浮屏”效果不同,但实际上更接近现实,而现实环境无疑是立体而不是屏幕的。增强现实则类似于微软hololens提供的全息效果,投射于现实环境中的景物不仅可随用户视角转换、甚至还可使用手势操作,3d临场感显然超越了传统的3d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