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新视窗网消息(全媒体记者陈天明 龙感湖台)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将医疗联合体构建成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引导医疗联合体内部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早在2015年,龙感湖管理区就在全省率先开创鄂赣医疗联合体,一年多的跨省医疗合作初见成效。一起来关注!
龙感湖医院以前是一家二级乙等医院,由于多种原因,该院的不少医护人员外流,技术力量薄弱。医疗设备陈旧、管理滞后,群众对医院不信任,有病就到九江或黄冈的医院就医,增加了群众看病负担。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技术力量雄厚,管理规范,龙感湖管理区许多群众生病后经常到该院治疗。2015年12月,龙感湖管理区主动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委托该院管理龙感湖医院,方便群众就医。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龙感湖分院刘会英:像外科系统,原来手术开展的是非常的少,很简单的阑尾炎的手术都是转出去了,现在托管之后微创手术做得非常的多,骨科手术也是开创了龙感湖医院的先河。
通过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品牌、技术与管理全面植入式托管,龙感湖分院在方便群众就近看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方面进行了有力探索。医院以3-12个月短期培训的方式,统筹安排分院医务人员培训学习。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医院积极实行两院联动治疗,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龙感湖管理区夏新华:职工在管理区就能够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服务水平,基本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现了看病不过江,在本区医院就诊报销比例更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就诊病人的负担,通过一年的托管看病更方便了,负担更轻了。
据了解,2016年,龙感湖医院实现了“五增二降”,即门诊量近4万人次,同比增长35%;住院人数 2174人次,同比增长20.77%;手术例数415台,同比增长60.85%;业务收入1400多万元,同比增长22.28%;医护人员收入同比增长30%。药品销售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由60%下降到40%,转院病人下降了50%以上。
为不断深化全区火灾防控工作,切实提高抵御火灾能力,按照公安部消防局印发的《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文件要求,结合龙感湖实际,抓好“点面线”工作法,落实责任捆绑,强化现场指导培训,微型消防站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建好示范点。大队确定塞湖办事处微型消防站和国税分局微型消防站为办事处和重点单位示范点。大队长秦海多次深入两个示范点,指导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要求:一是加大投入,配齐装备。投入专项资金,按照单位消防实际工作需要购齐配全巡逻车辆及基础装备器材;二是定岗值班,强化培训。强化对持证上岗的安保人员的灭火技能培训,保证24小时在岗在位,定时对单位内进行防火巡查,有效确保消防安全;三是制定好值守联动机制,要确保消防站24小时值守,接到警后能3分钟到场,确保不同区域火灾应急处置要求。
二是开好推进会。为确保微型消防站建设得到有力推进,大队组织召开了微型消防站建设推进会。区党委委员、政法委书记张宏兵强调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已纳入全区综合治理年度考核范畴,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也已纳入单位年度消防责任目标考核范畴,都将结硬仗,各办事处及重点单位要迅速抓好建设工作,切实做好微型消防站的“建”、“管”、“ 用”,切实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灭火救援、宣传、防火检查力量。
三是抓好业务培训。大队联合区综治办,对社区微型消防站开展了消防队员业务培训,组织学习了排查火灾隐患的方法,人员疏散方法、初期火灾扑救方法、防火检查和巡查的范围及要点。
截至目前,全区微型消防站建设初具成效,7个社区按照“有执勤人员、有灭火及防护装备、有检查巡查记录、有办公及执勤库室”的标准完成了建设任务。
2016年至今,全区微型消防站共发现火灾隐患20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5处;特别是黄冈鲁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力兴棉花仓储有限公司及塞湖办事处微型消防站辅助管理区消防专职队完成接警出动任务5次,成为一支新的灭火救援辅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