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校建筑学硕士毕业,帝都国企设计院三年工作经验,今年刚跳坑转到前十开发商,谈点体会:
粗糙的管理体制。中高层普遍缺乏基本的管理意识和管理动作,不具备现代企业的组织架构和市场意识,人均产出低到令人发指。单线的工作模式。本就不是什么高精尖的行业,每日面对的是单一圈子和单一事件,长此以往完全不具备多线程操作能力,视野、基本逻辑、表达沟通能力完全丧失,路子越走越窄。
严重缺乏创新意识。基本吃老本,不愿尝试新方法,所谓的创新也仅仅是生硬套概念套壳子,没有调研和数据支撑。不注重新人培养。中层骨干流失严重,剩下的有生力量也全提成领导了,新人毫无成长性可言,待个三五年就等自废武功了。
丧失核心竞争力。设计院已经没啥技术壁垒了,前端已被开发商拿走,后端马上等施工单位收人头了,还能剩下什么呢?综上,要不然去开发商,搞清楚整套开发逻辑顺带还能练练级锻炼下管理能力和人情世故啥的,或者就去外资事务所,学点真正有技术壁垒的干货吧!
设计院呆着一没时间二没钱三干着也没劲,图啥呢老铁!那次在项目上,当着甲方、顾问、施工单位、监理多方的面,愤怒地吼出:“图纸写着我们的名,签着我们的字,盖着我们的章,你们连会议纪要都不肯出,还要听你们的指挥?”的时候,我觉得这行业已经被这帮玩意彻底毁了。
前设计院建筑专业答一波该行业已经几十年未有变化,目前还是延续很早之前的制度与模式但是在目前的社会该制度与模式已格格不入年轻人并不喜欢这种模式,也不喜欢这样的工作时间在推移,社会在进步,行业也需要进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从今年情况来看,应届生大部分不喜欢去设计院工作了,设计院在校招时完全没有竞争力,只能捡一些最后剩下的学生。而老八校,新四校等等的学生不少都转行了首先设计院的模式,一眼看到头,论资排辈,年轻人晋升无望,但是看到其他专业的同学在工作1-3年时都有很大的提升,心有不满。
薪资方面,现在设计院的工资待遇真是不想说了,都是血汗钱,时薪极低极低极低极低。从今年以来,随着国家队房地产的强管控,地产公司的强力扩张已趋于平缓,可能会有人问那为什么设计院还那么忙,那么缺人。答案就是,在一个产业链中,上中下游是有时间差的。
设计院现在做的项目有很大一部分是两年以前到去年年底地产公司的项目,那个时候正赶上地产公司大举拿地,所以在设计院就体现在今年会特别忙,特别缺人,包括去年也是这样。在15年的时候设计院行情惨淡,但是据我了解那时候施工单位的项目可以还,这就是时间差。
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很多人不做这行已经转行或者在产业链内跳槽到上游行业,但是甲方现在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那么等到2020年,设计院还会有多少项目。现在市场上的主力已经是90后,90后们的家庭条件比之前80后70后会好很多。
所以设计院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也无法接触前沿的一些知识。现在设计院只是一把实现地产公司资本家赚钱/变现/去杠杆的一把刀而已。看一个产业就要看前中后各个位置,你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你的见识,希望大家多关注一些外面的情况,会使你眼界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