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小小的外资上市公司股票,是如何敲响大清帝国的丧钟!

1905年,清政府决定在上海成立股票交易所,由经营外商股票的经纪人组建,名为“上海股份公所”,没想到几年后一家上市的外资公司股票却敲响了大清帝国的丧钟!
1910年,一个名叫麦边的英国人开了家橡胶公司,取名兰格杰,并很快在上海股票交易所上市,面值100两。当时橡胶因为汽车等制造业兴起,而成为新兴产业,投资者很看好其前景。
麦边本人也股市老手,为了能更好地“空手套白狼”,其开始雇人在报纸上发表投资报告,宣传橡胶产业美好的未来,同时也虚构了大量的财务数据。为引起注意,麦边还假惺惺地为所有股东发放了一次股利,其每股派息高达12.5两,折合股息率约为12.5%。
同时,在上海的几家外资银行也参与其中,宣布可接受兰格杰公司股票的抵押业务。于是投资者蜂拥而入,兰格杰公司股票很快便成为当时上海股市上涨的领头羊,股价被迅速推高到1000两大关,还一度站上1500两。
其后丑闻被揭露,股价暴跌,引发了上海股票交易所的“股灾”,许多追涨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更糟糕的是有一家内地大公司也被卷入其中,清政府因操作不当,最后竟从局部的金融危机演变成了全国性政治危机,这就是川汉铁路总公司。
其1904年成立,由于资金短缺,也于1907年发行股票方式筹资,认购者除官员、商人外,大量工人、农民也参与其中,这就是著名的商办铁路。
1909年,清政府任命前广州知府施典章为财务主管。其到任后,为谋取私利,开始挪用资金去上海炒股,其不仅大量持有兰格杰橡胶股份公司,还涉嫌“坐庄”该股。
但股市崩盘,兰格杰公司股价暴跌,其投入的350万两资金损失殆尽,这使得川汉铁路总公司出现了巨额财务窟窿。持有该股的民众开始上书,要求中央彻查。一些有识之士如张之洞等也开始指责“商办铁路”趋利、腐败,甚至要求收归国有。
1911年6月,在官股仅占2%情况下,清政府贸然宣布川汉铁路国有,且强令民间集中转股,不退现金。于是大规模的抗议产生,川汉铁路总公司的股东大会也变成了“保路同志会”,集会游行不断,抗议者甚至包围了省政府。
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四川镇压,使得革命党人趁虚而入,发动了“武昌起义”,这就是著名的“辛亥革命”,中国最后一个专制政府就这样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