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不少人还在刷屏阿里巴巴的年会视频。一场关于未来商业的头脑风暴正在北京举行。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商业嫁接,盒马鲜生、无人超市、超级物种等一些新业态开始涌现,电商与实体商业加速融合,从以前的“两军对垒”变成了如今的携手共进。出席2017创享中国未来商业论坛暨首届全国“70后”商业领袖峰会的企业家们高度关注业内变化,对如何创造更好的未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王耀作了题为《从中国人口结构变迁看消费升级未来》的报告。“不少企业家会面对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消费升级了,商品价格却越来越便宜?这与我们的人口结构变化有关。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城乡差距造成人口流动,过去10年,北京、上海、广东等六个地区流入人口占全国净流入人口的47.5%。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在放缓,我国尚未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低收入人群拉低了整体消费水平。”他同时提醒,消费升级也表现在消费心理越来越成熟,服务类消费支出近年来占比持续提升,消费者已从物质消费转向健康、精神、母婴等方面的消费。
德勤中国消费品与零售业领导合伙人、管理咨询合伙人张天兵表示,“过去3到5年,中国零售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未来到底如何发展?现在已经没有一本教科书可以参考,我们做行业咨询时,也是与客户一起探索。”他认为,值得注意的转变是,从以企业、渠道为中心,转向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用户的基数、黏性、流量、互动和体验是决胜因素。新零售有五个趋势值得关注,一是全渠道多业态企业将崛起,二是消费者对服务期望更高,三是库存矛盾日益显现,四是物流运营集约化、共享化,五是数据分析驱动供应链转型。
近年来,像盒马鲜生这样的“新物种”进驻一线城市,赢得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何为“新物种”?“新物种”要健康成长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对此,业内人士讨论热烈。
易观国际副总裁李智提出,所谓商业“新物种”要有三个条件,首先,拥有数字化的与消费者直接触达的交互界面,其次,拥有数据用户社群或资产,更注重自然人身份、金融或消费身份与社交身份三个身份的统一,第三,拥有一个算法驱动的业务流程,在战略决策时有更多数据做支撑。
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萌说,“新物种”新在业态定位和顾客体验,新在渠道拓展。但它也面临两个挑战,其一是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在顾客体验、利润产出上如何平衡,其二是如何保持新鲜度。保持新鲜度就是保持企业的生命力,只有经得住现实的碰撞,才能有繁衍的能力。她强调,所有零售商都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数据,深入挖掘数据、挖掘顾客,以前的消费者分析“太简单粗暴了”,要用其消费行为而非收入、阶层等为消费者画像,做到企业的波段与消费者相适应。
此次活动的主办单位是中关村商业创新实验室、创享中国70后商业领袖俱乐部。中关村商业创新实验室主任王立勇说,“当你还在踌躇未来商业到底怎么发展的时候,其实未来已来,只是一切都需重构。技术之于商业,不能再是简单的甲方和乙方的关系,需要真正融进商业的基因;资本之于商业,真正的边界又在哪?至少不能再这样本末倒置。”
中国自有品牌联盟执行董事张智强说,未来难以预测又充满诱惑,商业未来是什么样?谁都说不清。但正像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所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70后”商业精英们要做的就是拥抱变化,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责编:王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