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湖山上拍鸟的池潮逢。
“鸽形目鸠鸽科珠颈斑鸠”、“鹃形目杜鹃科噪鹃”、“鹃形目杜鹃科四声杜鹃”……日前,潮州微信朋友圈中热传3篇“【潮州飞鸟日志】史上最全西湖鸟类合集”,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有网友称,这3篇图文让市民了解到更多的鸟类,增长了不少见识。那么这3篇图文是如何“出炉”的呢?我市的野生鸟类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如何呢?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西湖山“飞出”《飞鸟日志》
“潮州西湖,点缀在古城中央的一块祖母绿。许多潮州本土亚热带植物在此生根发芽,庇荫府城……”潮州西湖虽然地处繁华闹市,但因为有良好的植被,成为了鸟儿聚集的地方,这里也是观鸟的重要地点之一。那么,西湖山上究竟有多少种鸟类?这些“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林间飞鸟外形、生活习性如何?
近期,在潮州网友的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着关于“【潮州飞鸟日志】史上最全西湖鸟类合集”的文章,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记者了解到,该条微信推文由潮州本土一个自然科学科普微信公众号发出,由潮州观鸟爱好者进行图片拍摄、文字整理,文章以文字、图片、音频等形式介绍了60种潮州西湖山野生鸟类。其中,图片拍摄者为网友“闲有所乐”,原名池潮逢,他提供4年来在西湖山拍摄的54种野生鸟类图片,另一位网友“梦与黑夜”也提供了部分西湖山野生鸟类图片。文字编辑者是一位80后潮州小伙小丁,热爱自然科学,有意向制作潮州西湖鸟类图鉴,他与“闲有所乐”、“梦与黑夜”等人合作,根据2016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的分类系统,对照片中的鸟类进行文字整理。
“经过爱鸟人士近几年的观察,根据2016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4.0进行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2月,潮州西湖山野生鸟类达到90种。”小丁告诉记者,他们希望市民爬西湖山时能多观察、爱护西湖山上的“飞羽精灵”,让这些鸟类能够继续在西湖山上繁衍生息。
网友观点:《飞鸟日志》提高环保意识
@“蔚蓝”:我认为将鸟类的情况收集整理,并结合拍摄到的图片发布到网络上,配以鸟类科普文章,这有助于唤起社会的共同关注。但是这还是不够,我觉得有关部门除了平时开展一些科普活动,提高市民保护生态的知识外,还可以借鉴其他城市好的做法,将科普融入到生活中,这样会更有意义。
@“梧桐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步入了信息时代,生活早已离不开网络。微信的出现,更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不仅是年轻人,也有不少老人家通过拍摄我市鸟类的情况,并配上简单的科普文字,而后发布在网络上,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让更多的“后生仔”愿意去读这样的文章,对鸟类的保护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柠檬树”:现代人每天只顾忙工作和处理家庭琐事,很少到户外活动,殊不知,原来西湖山也有这么多种类的鸟儿。西湖山《飞鸟日志》广受关注并非偶然,它不仅让大家更加关注自然、关注环保,也开阔了大家的视野,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刻板生活之外的多姿多彩的空间,原来生活可以这么美好!
@“A新奇士”:飞鸟让这个世界充满色彩和活力,也是大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更是人类的朋友。爱护鸟类也需要大家了解鸟儿,不管是否被纳入国家保护名单,都需要我们的了解、关心和爱护。西湖山《飞鸟日志》正好让市民了解到更多的鸟类,增长了不少见识,希望有更多人能加入到观鸟、护鸟的行列中来。
图片拍摄者池潮逢:爱鸟是本拍鸟是乐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印度诗人泰戈尔借飞鸟而作的诗句广为流传。在潮州,有一位67岁的摄影爱好者池潮逢,他专注于观鸟、拍鸟近5年,经常背着近8斤重的“长枪短炮”跋山涉水,只为寻找自然界的“精灵”。对他而言,这既是一种乐趣,也锻炼了身体。
据悉,《潮州飞鸟日志》共发布了60种潮州西湖山野生鸟类的图片与简介。其中,池潮逢以“闲有所乐”为署名,提供了54种他在西湖山拍摄的野生鸟类图片,而这些照片的拍摄足足耗费了他近4年的时间。多年来,池潮逢经历了建筑公司职工、摄影师、照相馆老板等多重身份的转变,直至退休后,他唯一不变的就是热爱摄影。从2013年开始,池潮逢将目光投向空中的飞鸟,用相机捕捉鸟儿的“倩影”,至今已拍摄到近150种野生鸟类的照片。
“你看,这是西湖山常见的鸟儿白头翁、那是全世界体型最小的啄木鸟、这是叫声像‘牛杂粿条’的四声杜鹃……”谈起4年来在西湖山拍摄的飞鸟,池潮逢如数家珍。鸟儿常在树林间敏捷地穿飞跳跃,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影,这也是鸟类摄影的难点之一。用池潮逢的话说,拍鸟需要有“鸟缘”,有时为了抓拍一种鸟要蹲守一整天,有时却是一次转瞬即逝的偶遇。“像这只黑尾蜡嘴雀,当时它正在水渠边戏水,我一见立刻快门一按,它一受到惊扰随即飞走。后来,我再也没有遇见过黑尾蜡嘴雀,照片仅此一张,十分珍贵。”
拍鸟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我刚开始接触鸟类摄影时,总是拍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后来,池潮逢经常与摄影好友外出采风,交流拍鸟的心得。他说:“拍鸟不仅要观察鸟儿本身的姿态,还要考虑光线的亮暗、构图的好坏、背景的虚实,有时候要讲究动静结合……这就需要一种对美感的把握,需要讲究艺术效果。”
尽管拍鸟很不容易,但池潮逢始终坚守原则,绝不打扰鸟儿的正常生活。为此,他的相机是军绿色的,连衣服帽子也是灰绿色的。每次外出拍鸟,只要发现增加一种新的鸟种,他都要激动上一阵子。“我最享受拍鸟的过程,但不会为了一个镜头故意引诱或者惊扰它们。”他说,鸟是人类的朋友,也是生态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人类的爱护。“拍鸟源于对鸟的喜爱,但千万不要让这种爱变成干扰甚至伤害。在鸟的世界里,拍照的人属于入侵者,我们要尽可能地隐身,不打扰就是一种爱鸟护鸟的体现,毕竟保护鸟类就是保护环境,归根到底是保护人类。”
文字编辑者小丁:希望能出一本潮州的鸟类图鉴
今年29岁的小丁是《潮州飞鸟日志》的文字编辑者。“我也是一名鸟类爱好者,去年年初就有萌发做西湖鸟类图鉴的想法。”小丁告诉记者,跟《潮州飞鸟日志》的图片提供者“闲有所乐”认识也是很偶然,他至今从未见过“闲有所乐”,只是因为他的一个朋友在西湖山上观鸟时遇到“闲有所乐”在拍鸟,了解一番后互相加了微信,朋友又把他的微信推荐给了“闲有所乐”,才有了后续的故事。
那为什么会萌生这一种想法呢?小丁告诉记者,他曾在香港、新加坡等城市公园都见过介绍常见鸟类的牌子,但潮州目前没有。他希望能够在西湖公园里也树立一些常见鸟类的标牌,也可以将其做成折页,市民可以在进公园的时候随时取阅。这不仅能让游人发现鸟类的美,也能感受到生态环境建设与维护的重要性。
小丁为此把想法告诉了“闲有所乐”,并委托另一名网友“梦与黑夜”帮忙收集“闲有所乐”等人在西湖山上拍摄到的鸟类照片。去年年底,小丁通过询问“闲有所乐”等几个观鸟和拍鸟爱好者,一遍遍确认比对,根据2016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的分类系统,对照片中的鸟类进行整理。“记录到的种类已达到90种,对于位于城市中的公园来说,这是个蛮难得的数量,而且其中不乏稀有鸟类。”小丁说。
微信文章中,小丁用寥寥数语,却将拍摄到的小鸟种类、习性和生活描述出来,让人们认为“新奇”的鸟们不再是那么陌生。编辑成文后,小丁通过一个专注于传播潮州自然知识的公众号,将文章发表了出来,引起了不少拍鸟爱好者及网友的关注及热烈讨论。
“潮州每年到候鸟季节,一些农村依旧存在捕网等捕鸟行为。”小丁说,本土很多鸟类被当成野味捕捉,譬如灰胸竹鸡,这可是中国特有的鸟类,很多人到山上去抓;还有褐翅鸦鹃,潮州话叫“网卿”,被不少人抓去泡药酒,但是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一点药效都没有,而它们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捕抓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有资金支持的话,我最终还是希望能出一本潮州鸟类图鉴的书。让更多人能去欣赏鸟的美,了解它们的习性以及关注它们的生态作用,进而保护它们。”
市林业局:加强鸟类保护管理工作
鸟类是天空的精灵,是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林业局高度重视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采取宣传与打击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有效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潮州文明形象。
市林业部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对新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力度,促进公众保护意识的普遍提高,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来,全市在各级电视台播放动态新闻7条,刊登报纸新闻1篇,发送手机信息2万多条、微信平台信息20多条;悬挂横批56条、张贴标语506张、分发宣传单10450份、竖立固定宣传牌30个,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有关人员加大巡护力度,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其他野生动物集群活动区域的巡护和看守,做到看守到点、检查到位、责任到人;及时清理用于非法猎捕鸟类等野生动物的猎捕工具,制止对鸟类等野生动物活动的人为干扰;大力加强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的监管,防止张网捕鸟和使用猎套、猎夹等猎捕工具破坏鸟类等野生动物违法行为的发生,维护候鸟等野生动物种群安全。
市林业部门开展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的专项执法检查行动,采取连续多次检查与随机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破坏鸟类等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坚决遏制乱捕滥猎滥食和非法经营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的势头。据市林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非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件5起,其中刑事案件2起、行政案件3起;收缴野生动物及其产品940多只,其中保护野生鸟类870多只、其它非保护类60多只。
■评论
保护鸟类需多方协同齐抓共管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潮州多个自然保护区或景点不仅吸引了众多市民及游客前来游玩,也吸引了不少鸟类到此飞翔、栖息。爱鸟护鸟不能只有鸟类爱好者的单方力量,还需要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动员全社会的支持与共同监督,做到多方协同,齐抓共管。
据了解,有关部门虽然加强了鸟类的保护管理工作,但是每年抓鸟伤鸟的事件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利益的推动。一些野生鸟类在某一些人的眼中就是肉质不错、“有某种功效”的食材或宠物。有需求就有了买卖,有了买卖自然有了伤害、杀戮。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对于老百姓来说,自律是非常重要的。口腹之欲是人之常情,但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界限。不能为了口腹之欲而去伤害野生鸟类,乃至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所以个人应该提高自身意识和素质,不要去吃用野生鸟类,不要去购买这些珍贵鸟类,逐步降低整个市场需求利益链。
有关部门除了要加强宣传外,还需要加大对捕杀、售卖野生鸟类的查处和处罚力度,遏制伤害野生鸟类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还要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做到持之以恒。
此外,遏制一部分人对于鸟类不恰当的消费需求,还需要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及社会公众的参与与监督,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及时进行举报。要做到多方协同齐抓共管,形成共同打击乱捕滥猎野生鸟类及非法交易的氛围,让在凤城栖息、飞翔的鸟儿不会“危机四伏”。
来源:潮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