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西安制定《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2017—2021年)》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
提到大西安
中小企业一定有很多话想说
“头头”在之前的文章中
也提到过西安给中小企业的政策福利
今天
“头头”将再次为大家送上福利


-policy-
西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
(2017—2021年)
发布单位: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西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2017—2021年)》正式印发,将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机制,形成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顶天立地的局面,推动全市科技企业实现“双倍增”。
《计划》明确,到2021年,全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达到20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25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5.6%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较2016年翻一番,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
培育创业企业
做大科技小巨人企业后备力量
用足用活我市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和团队来西安创新创业;
依托各类众创空间与产业孵化器、产业联盟等,支持高校院所、大型企业科技人员带着科技成果创办企业;
建立导师、高校、机构、政府多层次大学生创业资助体系,支持高校毕业生通过“互联网+”等创业;
围绕产业链和技术链推进精准招商,引入一批高端企业。到2021年,全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达到20000家。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提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
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为抓手,推进科技企业以自主研发、技术交易等方式获取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科技成果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
以市科技计划为引导,以研发加计扣除与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为支撑,推进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研发部门、购置研发装备、搭建技术创新团队,构建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对首次认定的国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研发补助。到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0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较2016年(8家)翻一番,达到16家以上。
围绕重点领域
打造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骨干力量
以各区县科技园、产业园(基地)为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创业板、中小企业版、新三板等上市挂牌企业的主要群体;
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支撑资源主导型产业、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支持传统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完成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品质,提优升级一批传统企业进入产业中高端。
对遴选、培育的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补助支持。到2021年,全市培育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200家以上。
深化军民融合
彰显科技小巨人企业特色亮点
依托西安科技大市场、兵器基地军民融合发展中心等,建设西安军民融合信息、技术、成果交易平台,促进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
鼓励军工单位自主孵化或与地方企业合作创办新股份公司,科研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方式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采取租赁、外包等多种方式,与民口单位开展深入合作。
允许将军工科技成果就地转移和交易所得收益,归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所有的比例提高到70%,对经核定的军工单位民品产值占比超过80%的企业,按照民品缴纳税收地方留成的50%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奖励。
促进资本产业融合
强化金融对科技企业的支撑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健全完善多种形式、稳定增长的财政支持机制;
探索创新型金融要素交易机构对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的个性化服务,完善科技金融风险补偿机制;
开展投贷联动、投保联动等试点,落实科技贷款贴息等政策;
打造有影响力的区域资本市场,对各类股权投融资机构为科技小巨人企业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按其服务企业数量和协助企业获得资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突出重点环节
优化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环境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推进科技小巨人企业设立研发部门,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构建长期合作机制,推动企业、高校院所和科技服务企业等联合组建新型科研机构,激励高校院所、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知名众创机构建设专业化孵化器(众创空间)。对获得国家、省、市级认定的研发中心,分别给予80万元、50万元、30万元支持;对于市级新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30—300万元的后补助支持。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支持研发创新活动
支持科技小巨人企业与高校院所面向企业发展技术需求开展合作,推进企业在科技服务平台上挂牌研发课题、招标合作研发单位解决技术难题,鼓励企业采用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技术许可等方式,联合科技成果持有人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请输入标题 abcde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