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的可行性模式

从市场前景来说,以田园综合体为理念打造的特色小镇将具有超前的市场定位和市场规模。而推进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培育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发展战略,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平台。相关专家表示,田园综合体对农业型特色小镇的发展给出更加具体的方向和发展路径,并注入新活力。
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有诸多契合点
两者皆以产业为核心
田园综合体:一个完善的田园综合体应是一个包含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加工业、制造、餐饮、酒店、仓储、保鲜、金融、工商、旅游及房地产等行业的三产融合体和城乡复合体。
农业特色小镇:依赖农业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具有明确的农业产业定位、农业文化内涵、农业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
两者皆以体验为价值
田园综合体:让都市人体验农耕活动和乡村生活的苦乐与礼俗,陶冶性情,引导人们重新思考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从而产生符合自然规律的自醒、自律行为。
农业特色小镇:基于当地的农业产业特色优势,营造一种区别于都市生活方式的、从土地到餐桌到床头的原乡生活方式。
两者皆以生态净化为原则
田园综合体:农业与自然密切交织在一起。农田的维持和管理,有利于气候的稳定、储存雨水、调节河川流量并防止洪涝,同时形成绿色的空间和景观。
农业特色小镇:助力富碳农业,“将工业企业生产的、巨量的、大自然已不能自然消纳的二氧化碳,用于农业生产”,强化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
两者皆以乡村振兴再造为目标
田园综合体:以乡村振兴和再造为目标,通过蓬勃产业吸引各种资源与人才回流乡村,为乡村注入新活力,打造城乡共享的开放型社区。
农业特色小镇:构建产城一体、农旅双链、区域融合发展的农旅综合体,构建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田园综合体可规避农业特色小镇风险
以田园综合体为方向的农业特色小镇,内涵是新业态、方向是新产业、构成是新农民。传统的农业乡村只是以单一的经济产业或农作物作为主要支撑。而一个完善的田园综合体,是各类新产业叠加的特色小镇,是包含了新型的仓储、金融、工商等行业的三产融合体和城乡复合体,是以交通、物流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为支撑的经济空间,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一体。
田园综合体通过以企业和地方合作的方式,对原有乡村社会进行综合的规划、开发和运营。一方面,结合城市、乡村各自的优点,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也是让以田园综合体为内涵打造的特色小镇有效地避免城市空心化这类问题。
此外,一些地方建特色小镇可能是被动的。实践证明,乡村推广有竞争力的资源时,搞农业很难,搞旅游相对容易。可粗糙的规划加上雷同的旅游,很可能造就一批“鬼镇”。田园综合体可以根据乡村和特色小镇人口规划来做。一些传统民居,是田园综合体本应挖掘及彰显的特色和亮点。
田园综合体简单来说就是补钱、补地、补机制、补固定资产,这些都是当前农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的瓶颈所在。而田园综合体正是破解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痛点的重要创新载体。
以田园综合体打造的农业特色小镇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
乡村要振兴,第一要产业兴旺,“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中有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园,通过农业示范园带动,各具特色的“田园综合体”便能衍生出各种新的农业发展业态;第二要生态宜居,“田园综合体”打造的特色小镇,就是生态宜居小镇,非常适合人居;第三要乡风文明,以特色小镇为核心的居住方式,可以改变传统农耕时代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文明程度得到大大提升;第四要治理有效,“田园综合体”形成的人口由“散住”到“集聚”的新特点,有利于乡村更好地得以治理;第五是生活富裕,“田园综合体”可以按照农业田园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的思路,把一个个特色小镇贯穿起来,形成链式效应,并依托这个长链条,衍生各种新业态和新产业,从而带动更多村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