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OCZ新顶级SSD自家主控、东芝19nm闪存

ocz今天正式发布了新款高端固态硬盘“vector 150”系列,继续使用完全自主开发的主控制器barefoot 3,同时首次搭配了来自东芝的19nm mlc nand闪存颗粒。其实传统机械硬盘一直都好好的,西数和希捷都以为可以靠碟片掌握江山,直到这几年nand闪存颗粒的出现,传统机械硬盘种种弱点已经说明它不太适合这个时代生存。
这是ocz第三款使用自家主控的产品。首先是去年底的vector,imft 25nm闪存,主打高端市场;然后是今年年中的vertex 450,imft 20nm闪存,针对主流领域。
此番除了用上新闪存,vector 150还增加了aes-256硬件加密功能(但是依然不支持tcg opal 20、ieee-1667所以不兼容windows 8 bitlocker),并且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号称每天写入50gb可坚持五年,是原来的25倍,终身数据写入量可达91tb。
众所周知,闪存颗粒随着工艺的更新,耐用性是越来越差的,那么ocz是如何做到逆流而上的呢?官方称源于高级闪存管理、更广泛的验证、更多的冗余空间,但不肯介绍细节。
那么,为什么不在高端继续使用imft 20nm?ocz的解释是这种闪存无法满足他们对固态硬盘的性能需求,所以才只将它用在主流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东芝的19nm闪存已经进化到了第二代,ocz用的还是第一代。具体差异待考。
barefoot 3的细节也依然没有公布,只知道来自indilinx团队的它有八个闪存通道、两个cpu核心,其一是arm cortex,其二是ocz aragon协处理器。
vector 150规格中将主控写为“barefoot 3 m00”,vetex 450里则是“barefoot 3 m10”,最初的vector却没有后缀,说明彼此之间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回头再看看vector 150的具体规格参数吧:标准的25寸盘,7毫米超薄厚度,重量115克,接口sata 3gbps,容量120gb、240gb、480gb,缓存前两款512mb,后一款1gb,平均故障间隔时间130万小时,功耗待机055w、负载25w——不支持windows 81 devsleep深度休眠,所以待机略高一些,三星840 pro可以降到仅仅366毫瓦。
vector的三款容量为128gb、256gb、512gb,“缩水”的那些自然是被用来增加冗余空间了。
性能如下表:
对比vector,120gb的持续写入速度提升了50mbs,不过120240gb 4k随机读取速度都下降了10000 iops,另外还增加了一个新的指标:稳定状态随机写入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随机速度都来自高队列深度qd32,只有在大企业级应用上才会碰到,普通日常应用的队列深度远没有这么高,一般也就qd1、qd2。
ocz vector 150系列固态硬盘即将上市,建议零售价130美元、240美元、5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