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电子信息板块整合再进一步 民企半路举牌中电广通恐使重组进程“生变”

中船重工官网近日披露,9月12日,集团董事长胡问鸣出席中船重工与南京市关于国防电子信息系统装备核心研究院及智能制造、智慧海洋产业基地项目协议签约仪式。
中船重工表示,这是集团723、724两所融合、整合发展的重要节点,标志着集团公司电子信息板块重组整合进入落地实施的新阶段。
据了解,中船重工推动电子信息板块重组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未来新装备采购体制下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提早布局军品混业经营。
力推电子信息板块重组
去年,中船重工以35.95亿元现金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收购了中电广通53.74%股权,成为中电广通实际控制人,继而启动了中船重工电子信息业务的资产注入。
针对仍在上市公司体外的电子信息产业资产,中船重工今年以来也多次强调推进整合。例如,1月19日,中船重工召开电子信息产业整合座谈会,提出有计划、分步骤将集团公司电子信息类研究院所和企业资产全部注入“中电广通”上市平台。
3月23至24日,胡问鸣在715所调研考察期间,重点关注了电子信息板块产研一体化整合的情况,指出厂所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两个单位合起来,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装备制造整体优势,形成“1+1>2”的效果。
胡问鸣要求把水声产业作为电子信息板块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加快产研一体化整合过程中,对水声探测与对抗单位进行厂所整合、专业融合,统筹资源、统一布局,发挥整体优势,加快形成产研一体、探测与对抗一体的体系能力。
5月3日,胡问鸣到722所、七院工程项目现场调研电子信息板块整合情况,了解量子通信、低频通信技术进展,强调电子信息产业要加快整合,形成系统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船重工十大业务板块中,电子信息是继动力板块后,较早展开整合的,一位券商研究员向记者解释称,这是由于电子信息板块已经产业化,符合上市要求的资产比较多,“去年的重组实际上相当于借壳,这就需要符合ipo标准,其它板块中暂时没有符合的。”
军品混业经营方向确立
另外一位研究员则向记者表示,在军改推动军品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军工集团内部专业化整合已经启动,同时,各军工集团业务界限已经逐渐开始模糊,向着混业经营方向发展。
国金证券就指出,在海陆空天一体化配合的现代战争中,网络信息系统成为链接各个环节的重要工具,一个国家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程度能最好反映出军工电子行业的水平;而与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领先的美国相比,中国的军工电子仍处在发展初期,尤其是海空军信息化程度差距较大。
记者注意到,在与南京市签约时,胡问鸣表示,推动电子信息板块整合发展,是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实现海洋装备走向深远海、海洋装备技术跨进陆空天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同时,将以此为契机,加快电子信息资源整合,适应新的装备采购体制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
针对军品混业经营,胡问鸣也多有表述,此前他就强调,电子信息产业要加快整合,形成系统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把行业电子做成电子行业,推进海洋装备驰骋深远海,让海洋装备技术走进“陆空天”。
胡问鸣指出,要站在需求侧来思考解决产业发展、科研创新驱动的问题;要走出行业电子、走进“陆空天”,就必须改变过去等任务、找任务的常规办法,打破跟着型号、平台走的局面,学会利用开放的科研、全军采购信息平台参与竞争、寻找机会,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上述研究员认为,从中船重工整合内部电子信息板块的动作可以看出,下一步,跨集团的专业化整合值得期待,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不同行业领先的企业,可能成为最终的整合者、受益者。不过,他也告诉记者,跨集团的整合并不会很快到来,现阶段仍以集团内整合为主。
中电广通重组进程恐“生变”
除了今年1月座谈会上的表述,胡问鸣气候也指出,要把成熟的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募集资金重点支持研发,借力资本市场促进产业发展。
这一系列的表态强化了“中电广通”的平台地位,也给足了资本市场相应预期。例如,东吴证券就指出,从胡问鸣密集调研电子信息类研究院所以及多次强调通过厂所整合、专业融合的方式发展来看,我们认为,后续相关院所整合动作有望加快,作为集团电子信息资产整合平台,中电广通受益明显。
根据近日公告,中电广通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已获得证监会批复。不过,就在重组获批前夕,中电广通意外遭遇鹏起万里举牌,并且,根据鹏起万里发布的后续计划,仍将继续增持中电广通。
鹏起万里表示,举牌系看好上市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前景。资料显示,鹏起万里主要负责人之一的张朋起为上市公司鹏起科技实际控制人。
目前,中船重工持有中电广通的股权比例过半,即使鹏起万里继续增持,也很难撼动其绝对控股的地位,不过,在上述研究员看来,这次举牌已经让中船重工的后续资本运作处在左右两难的地步。
“如果有人突然大量买入某公司股票,而该公司在此后很快注入资产,可能会引发负面联想。”上述研究员向记者说道。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向记者表示,在上市公司的兼并重组过程中,以及涉及国有资产的情况下,在信息披露、市场操作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规范、要求。“至于被举牌后大股东再次启动资产注入是否涉嫌违规,这就需要大股东作为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者,有责任代表国家行使好资产管理责任,不应违背上述证券市场相应的要求。”
另外,赵锡军也表示,该事件的最终判定不能因为举牌方是民营企业而特殊对待,“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平等的,不论其是国企或民企,判断的标准应该是是否有利益输送。”
此前,有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中船重工电子信息资产上市会采取分步走的形式,先注入其它经营性资产,院所资产则在改制之后再进行注入,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分几年才能完成。
记者致电中电广通希望了解鹏起万里举牌对公司可能造成的影响,不过截至发稿暂未与对方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