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坊房地产咨询公司(knight frank)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德国柏林的房价涨幅达20.5%,为全球之首。人口激增、租金上涨以及外来投资者涌入,成为柏林房价高企的三大主因。
在莱坊公布的2017年全球十大房价涨幅最大城市排行榜中,德国有四座城市挤进榜单。除了首都柏林,汉堡、慕尼黑、法兰克福均榜上有名。此外,中国香港(14.8%)、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15.5%)、荷兰的鹿特丹(13.4%)均是房价涨幅的十大领先城市。
对于柏林房价的抢眼表现,莱坊在其分析中并不对此表示意外。这是多年来,德国房价不断上涨的最终结果。莱坊给出的数据显示,自2004年来,柏林的房价平均涨幅已超过120%。
推动柏林等德国大城市房价高企的背后,则是不断涌入的外来人口。柏林,已是德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德媒此前研究了德国大城市未来人口发展的前景,其中提到,柏林、慕尼黑和法兰克福将是德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几个城市。
从中国的房地产业发展起来开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房价一直都呈现着持续增长的状态。看到这报道一出,很多人表示疑虑,未来的房价还会继续涨吗?还有人问,是现在买房子划算还是以后再买划算呢?我想,这应该是目前很多人存在的问题吧。
也许,这也是当下许多买房者的普遍心态,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人依然“奋战“在炒房的第一线上,也有人面对房价却无能为力。那么,在房地产蓬勃发展的这一二十年当中,哪些城市房价涨得最猛呢?未来的房价走势又是如何呢?
国际五大行之一的第一太平戴维斯的报告说,中国的债务水平,确实在过去十年有显著提高。和2006年比,2016年的负债水平有所增加。非但如此,中国的外债比例也很低,只有5%的债务来自海外。因此不容易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
同时,房价的高低,很大程度是受高储蓄率的影响。由于储蓄机构有限,人们不得不把住房当作另外一种存款,这是造成资金大量流入楼市的原因。
从第一太平戴维斯所做的上述金融调研情况来看,相比海外房地产市场,中国目前的楼市安全系数要高很多。
报告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未来房价并不会像一些人判断地那样出现暴涨。第一太平戴维斯的判断是,随着监管的收紧,以及年轻一代的购房能力还没有培育完成,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房地产市场会出现一轮滞涨。
近些年来,中国采取了大量行政性措施调控房价,其目标是防止房价大幅波动。对房价影响最大的是房产税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行政性调控措施仅会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不会导致房价大跌。从近些年的实际情况看,也是如此,行政性的调控措施没有导致中国房价大跌。不少居民曾经担忧限购、限贷、限售、共有产权、租售同权等这些行政性调控措施会导致房价大跌,其实,行政性措施的根本作用是,控制房价过快增长,抑制非理性投资。
按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样的理念,开发商、二手中介、普通购房者等正在慢慢形成共识,投机客逐渐退出市场。但是,我国的楼市泡沫形成原因较为复杂,有专家分析,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带来的不均衡是其中重要原因,未来随着一线城市周边城市群的发展,以及诸多二线城市的崛起,这种不均衡有望得以缓解,但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是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途径之一,在此之前,中国仍将坚持因城施策的分类调控。
一直以来,对于中国房价是涨还是跌这个问题,人们都各执己见,争论不休。确实,未来的房价很多都是通过现有的数据来进行一些预测。有人认为,中国的房价还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会持续增长。但是也有人认为,未来的房价会下跌,理由竟然是未来的房子会进入一种饱和状态,房地产商会建造越来越多的房子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还有部分人认为,以后的房价会呈现平衡的状态。
最近,买了房的人常说的是这样一句话:买房千万不要回头看,看多了都是泪。有人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就是为了在城市买套房子。但是对于中国的房价目前这一问题,国家一直出台政策及采取措施调控,但大家都感受得到过去的日子里房价几乎都在上涨。对于未来的房价,你们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