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工匠精神


转一篇我所敬重的一位兄长的文章。
眼下工匠精神成为热词,不少国人很自豪,我们三十年走了工业化国家几百年走的路!所以我们急功近利,做什么事情都求快,整个社会都很浮躁。
老家在乡下,老辈经常说,萝卜快了不洗泥。我们巳经习惯了粗线条、粗犷式、透支式的发展,掠夺性资源,掠夺民间财富,这样的发展注定不可持续。李工匠别成了习足球的翻版。
中国从来就不缺工匠,但缺乏专一,缺乏一代又一代传承,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这方面,中国似乎只剩下景德镇的艺人在坚守。
前年去西安旅游,秦陵里每一块砖头上都有工匠的姓名,看来所谓的秦砖汉瓦看来不是徒有虚名;在秦陵见过一把古剑,没有锈迹,锋利无比,据说当年出土时剑身被压弯,出土后没有人为的校直,后来居然自行慢慢变直了,可见当年的冶炼及铸剑技术是何等的先进,秦时的长城,传说的阿房宫,还有秦陵,足以证明当时的建筑技术是何等的高超。还是,曾经的中医等等,现在都失传了。
没有专一,没有传承,没有精益求精的追求,没有制度建设和保证,没有品质的敬畏心,那么剩下的只有工匠,只有低端的低附加值的制造业。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浮躁的国人有这个耐心么?
你才工匠精神,你全小区工匠精神
2016-04-09 毒舌武哥 陶溪雜譚
近来景德镇有头有脸的衮衮诸公开始聊“工匠精神”了,武哥听了心发慌!各位朋友别认为我瞧不起工匠,哥去年年初在景德镇财富广场做讲座时就说了“千年景德、菁华在匠”,当时台下掌声雷动。
有一个段子这样说,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大家是不是秒懂武哥为啥心慌?
为了应对汹涌的“工匠潮”,我专门找了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来学习,原文是:“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我个人理解就是中国改开三十年工业化糙推阶段已经过去,现在要玩精细化推进了。
景德镇是个手工业城市,吃饭就靠手艺。武哥在景德镇有很多朋友,90%是手艺人,另外10%是超级手艺人。手艺人聚在一起扯闲淡,家长里短必不可少,学景漂族装个B也是别有风味的,但更多聊的是手艺。手艺人是最可爱的,对自己的手艺有莫名的自豪感,还有些小狡黠,若是不懂还装他们能玩死你。手艺人的骄傲也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你要是拿个路份低的东西出来炫,涵养好的眼皮都不抬,脾气直的能当场把你黑出翔来。手艺人最服是手艺比他还精的人,我的好朋友向元华在景德镇是工匠偶像,我的很多朋友称他为“向老大”,手艺人的社会其实很简单。
手艺人不聊工匠精神,吃饭全靠它了,无须聊也没时间聊,有这时间还不如拉个坯画个碗,或者是趁别人聊天漏口风偷学点工艺小窍门。手艺这东西是要口传身授的,里面有大量的缄默知识和小窍门,皆不足为外人道也。大部份是说了外行也听不懂,小部分是不传之秘。
外行聊工匠精神只知其表,绝非卖油翁“唯手熟耳”那么简单!精益求精从瓷器制作而言还包括工具、原料处理、特殊技法、工作场所温湿度条件、速度力道、工序先后次序、关键受力部位特殊处理等等诸多窍门构成,大量的细节不能一一列举,大家都知道细节出魔鬼。景德工匠比的就是谁手里掌握的魔鬼多。好友“三宝恶少”常嬉言:我们就是要手工仿机压,牛B之情溢于言表。
聊到工匠精神就不得不说外来人,这些年“外商”来景德镇下指导棋的非常多,其中不乏真正对器物有深刻理解的,但绝大多数是狗屁不懂。亲!你懂的,匠人也是要吃饭的,景德俗语:做事不依东,累死都无功。有些奇奇怪怪的器物你看看乐一下就可以了。
有些来景德镇做瓷器的外地人常抱怨手艺人保守,不肯教技术。亲!你拜师了吗?磕头了吗?敬茶了吗?手艺人又不欠你的,凭啥要教你!别聊些工匠精神这虚头八脑的,我们聊聊师徒制好么?工匠文化包括工匠精神、师徒制度和行业制度好么?
艺术是个好词,景德镇有那么一批人须臾不离嘴边,因语奢而身贵。如今"陶瓷艺术品"市场萧索,老说词没了新意。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工匠精神",原班人马立即改剧本、排新戏。尼玛!能不能留点词给嘴笨的手艺人说啊?咱不糟踏好词行吗?否则用不了多久毒舌武哥又得说:你才工匠精神呢!你全小区工匠精神!
武哥心很慌!工匠精神又快变成包装纸了。
武哥胡言疯语不给力,拖个牛人来帮忙,下面请唐英督陶官致辞。
予集江右十余年之残纸败墨,缮写成帙,名之为《陶人心语》,志兴会也。客有不得其详而问者,曰:“陶为劳力之事,陶人劳力之人,其事其人概可想见,又何所取于其心,更及于其心之所语哉?”予曰:“然,客亦知夫人各有心,心各有语乎。统富贵贫贱而莫之或异也。夫存于内者为心,发于外者为语,此固夫人而同之,又夫人而不同者也,盖富贵心侈而语奢,贵者心傲而语夸,贫贱者心卑戚而语寒蹇。大都因境而移其心,违心而异其语者,比比皆是。至有摭拾浮言铺张声势,语是而心非者,则又出于欺世盗名之流,皆有所为而为之,非所论于胼手胝足不识不知之陶人也。陶人有陶人之天地,有陶人之岁序,有陶人之悲欢离合,眼界心情,即一饮一食,衣冠寝兴,与夫俯仰登眺交游之际,无一不以陶人之心发之于语以写之也。故有时守其心而无语,固澹澹漠漠,浑然一陶人也。有时借其语以达其心,每似耕而食,凿而饮,熙熙怡怡一陶人也。或陶人而语陶,固陶人之本色也。其故奈何?生逢盛世,陶铸成金,薰陶渐摩于其中者,盖十年于陶矣。此《陶人心语》义也。客之览《心语》者脱以诗目之,是不知陶人之心,无惑乎陶人之语,而反为予陶人诽笑耳。”

现在的人,心都难静了~~
“工匠精神”是振兴实体经济的最为重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