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绍兴将投入约1500亿元,发力综合交通建设


补齐短板目标
绍兴将投入约1500亿元,发力综合交通建设,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使绍兴交通总体地位跃升为长三角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实现县县通铁路、镇镇二级路、村村通公交的高效与便捷。
核心提示
交通对一座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跨入“十三五”,一场规模上千亿元的交通投资盛宴已经开始。开局之年,绍兴交通更是以时不我待、快马加鞭的气势,多部门、全方位,上下联动,齐心发力,推动一个个重磅项目接连落地,实现绍兴交通建设史上零的突破:铁路绍兴站迎来始发列车;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式拿到国务院批复;杭绍台高速公路、“三区融合”大动脉群贤路延伸工程攻破重重难关,全速推进……
然而,放在更高的标淮下审视绍兴交通,是不够的——百姓出行期待有更多的选择,产业发展期待运输降低成本,城市功能融合期待交通先行……所有这些期待是绍兴交通努力的方向、成长的空间,也是所有绍兴交通人奋发作为的支点。
“通过查找短板,我们看到了差距,明确了发展标杆。刚刚召开的市委全会部署补短板工作,把补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摆到重要战略位置,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应良波表示,将牢牢抓住新一轮交通大投入、大发展、大跨越的重要契机和动力,全力做好补短板工作,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期望。
构建综合交通枢纽示意图
规划统筹 实现节点到枢纽的跨越
未来四年,绍兴要花480多亿元,增加四条高速公路:杭绍台高速公路、杭金衢高速至杭绍台高速联络线、绍诸高速诸暨延伸线和杭绍甬高速公路。尤其是杭绍台高速公路,它并不仅是一条通道,而且是架起绍兴大城市绕城高速路网的支柱。
一条路,放在一座城市交通枢纽的地位被通盘考量,当一圈圈绕城高速公路欣然展开时,绍兴大城市形象华美展示!这是绍兴交通统筹规划的一个生动例子。
不仅如此。绍兴城市轨道建设的正式获批,绍兴交通史上又一个零的突破,它带来的直接利好是,缓解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口集聚难等多种综合性难题,对推动古城旅游和“解放路商圈”提升发挥巨大的牵引作用。
“打破传统交通思维,着眼于交通规划与产业布局、城市功能的协调共进发展关系,强化交通建设项目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推进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四网’融合发展,打造综合枢纽,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化衔接’。”市委党校教授杨宏翔认为,绍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迎来一个高质量、高均衡的全新发展时代。
近年来,绍兴交通建设持续推进,交通区位优势日益明显。但是对标高水平全面小康、对标综合交通发展方向,对标“生态绍兴,品质生活”和“全市域协调、大市区融合”要求,绍兴交通发展面临四大矛盾:交通需求不断增长与设施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路网规模不断扩大与局部路段瓶颈制约的矛盾,运输能力快速提升与运输方式融合不够的矛盾,综合交通发展特征与管理建设体制滞后的矛盾。
“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必须紧紧抓住全省实施‘四大走廊、五大建设、万亿投资’综合交通发展战略的契机,按照大交通的思路,推进综合交通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着力构建立体、高效、绿色、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十三五”交通规划编制充分体现了综合交通发展的要求,并将找短板、补短板贯穿始终。
“十三五”期间,我市交通建设重点是:对外连接大都市,接轨大上海,融入大战略;市域优化空间布局,带动区域发展,提高共享水平;市区强化首位度,促进大融合,治理行车难。对接全省四大经济交通走廊,重点构筑四类功能通道,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全市域形成以“两横两纵两对角”六大交通走廊为主体的综合交通大格局,大市区初步构建三区互联快速路网体系。规划完成投资约1500亿元,共计88个项目。
预计新建高速公路198公里,新建、改建普通国道省道30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等级提升1000公里;新建铁路63公里,新建轨道交通57公里;新增四级航道30公里、500吨级以上泊位10个;新建通用机场4个。
按照“首战当决战”“交通建设必须早干大干抓紧干”的要求,2016年,全市综合交通建设安排建设项目41个,其中续建项目20个(完工8个)、新建项目21个(完工1个),计划完成投资158亿元,为2015年投资额的223%。着手于前期的项目13个。
开放外联通道示意图
项目建设 瞄准“公铁水空”攻坚发力
5月29日凌晨4时30分,绍兴群贤路东延伸工程袍江马山段,40多岁翟发兴启动水泥搅拌桩机按钮,投入紧张工作。
于去年底正式开工的群贤路东延一期一标段工程是贯穿三区的主动脉。“老百姓盼着它早日通车,市领导三天两头督查进度。”绍兴市城投集团负责人坦言,压力前所未有。开工以来,从项目经理到一线工人,几乎没有休息日。
瞄准“公铁水空”攻坚发力,未来五年,立足开放外联、产业物流、城镇组群、三区融合和美丽乡村五大通道和综合枢纽构建,绍兴交通部门正抓紧把一块块交通基础设施短板转化为一个个具体项目,铿锵落地——
开放外联通道重点项目: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和省内四大都市区,实施金甬铁路、杭绍城际铁路,推进杭绍台铁路,启动建设杭绍甬高速公路,续建萧山机场连接线(31省道),推进萧甬铁路绍兴通勤改造项目。
组群互通通道重点项目:大力促进全市域城镇组群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区、县(市)与都市区、区、县(市)之间通勤一体化,构建组群互通通道。建设填补柯桥、嵊州、新昌山区高速公路空白的杭绍台高速公路,连接中心城市与诸暨城镇组群的绍诸高速公路延伸线,兰亭至店口快速通道;启动促进嵊新一体化的527国道等国道省道提升改造工程,提升改造绍大线等干线。启动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建成329国道孙曹公路、群贤路东延、二环北路东延等项目;启动建设杭绍台高速公路西线等项目,推进市区329国道和104国道功能外移等项目。
美丽乡村通道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公路建设,建成美丽乡村公路1000公里,实现历史文化名村、美丽乡村精品村、文化旅游小镇、农家乐集聚村通达等级公路,建设市域中部生态旅游资源密集区“十字形”干线公路;全市80%以上的乡镇建设成为“美丽乡村公路乡镇”,30%以上的乡镇建设成为“美丽乡村公路示范乡镇”。
通用航空功能通道重点项目:不断拓展空域资源使用,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满足多样化运输需求,构建通用航空通道。建成柯桥鉴湖直升机、新昌万丰通用航空机场和滨海精工、诸暨通用等通用航空机场。
打造综合枢纽重点项目:建设绍兴、诸暨、嵊新综合交通枢纽,打造铁路、公路、水路、公交、轨道交通有效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换乘中心。建设绍兴公路客运中心迁建工程,实施高铁诸暨站扩容提升工程,建设嵊新综合交通枢纽。
2016年交通项目建设,按照“开工建设一批、加快在建一批,建设完工一批、前期报批一批、谋划研究一批”,全力推进。据悉,今年开工建设的有金甬铁路、杭绍台高速公路、杭州绕城西复线诸暨段、群贤路东延、绍三线北延、解放路南延、31省道北延联接萧山机场、兰亭至店口快速通道、新昌万丰通用机场等。今年力争建设完工的是,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主体工程、329国道孙曹公路、二环北路拓宽、600公里美丽乡村公路提升等。
三区融合通道示意图
要素保障 主动作为创新挖潜增效
3月,市领导专题听取杭绍台铁路绍兴线位方案汇报;绍兴、台州两市发改委、铁路办专题研究杭绍台铁路投融资方案;中铁总公司鉴定中心组织召开预可研报告评审会;
4月,会同专家,实地反复踏勘相关节点,深化研究杭绍台铁路绍兴段线位走向、站点设置方案。
5月,市政府召集各区、县(市)政府及市发改、规划、财政、国土等部门听取杭绍台绍兴段线位方案汇报;协助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向市国土、交通、电力、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等部门收集前期资料;准备向中铁总公司鉴定中心报告我市线位及站址方案,争取有利条件……
这仅仅是杭绍台铁路的月工作清单。市铁路建设办副主任李斌的感受是,绍兴铁路建设迈入了超常发展轨道!“从未有过的压力,从未有过的振奋!”他说。
最新“出炉”的《萧甬铁路绍兴段开行市域动车组方案研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绍兴铁路发展“从未有过的快节奏”。“从设想到组织方案,前后不到三个月。”李斌介绍,这个项目的意义是,就像商场里的小火车,带着你在市域范围内跑。比如家在上虞、工作单位在越城的你可以选择坐火车。借力“杭绍台铁路”建设时机,绍兴正在全力向铁道部门争取这个“可爱的惠民项目”。
大项目、大工程要落地,如果没有“要素保障”,最终将沦为纸上谈兵。要素保障两大核心内容,资金筹措与土地指标落实,两者缺一不可,关健在落实。
“为了抓进度,主要领导挂帅跑前期,还未上班,早早赶到省厅……”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陶建军向记者透露一个细节,杭绍台高速公路用地指标超过全省当年用地指标的五分之一。“不行。”第一次汇报,就遭到省里拒绝。怎么办?主要领导一次次跑省厅。最终,在省交通厅、省国土厅的联手支持下,杭绍台高速公路列入“战备交通”名录,用地指标得以解决。
“如果我们自己拖沓,这个指标可能现在都拿不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徐挺富说。
不光是土地指标争取,资金筹措也一样。换个角度看短板,短板之短处恰有挖潜空间。“目前地方在自身融资能力受限的背景下,中央财政支持以及中央核准的地方债发行变得尤为重要,而交通设施建设相对其他类型的基建项目获得中央支持的可能性更大。”市委党校教授杨宏翔认为,把握机遇,绍兴交通建设大有可为。加快推进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完善交通建设投融资平台,完善银政、银企合作机制,加大发债力度,推广PPP模式,探索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用市场的办法撬动更多信贷、民间资本投入交通项目建设……
占用最少的地,把钱花在刀刃上,杭绍台高速公路,正在创造浙江高速公路建设“新理念”。“把它轻轻地放在越中大地青山绿水间。”这是杭绍台高速公路的工程建设构想。

钱不够就印钱,印多了,就贬值,贬值了等于人民公摊。

经济不行,印钞机又要开了。

绍兴铁路建设迈入了超常发展轨道!“从未有过的压力,从未有过的振奋!”……感脚要下大蛋,准备庆祝吧

呵呵,连普通公路都整不利索,还能指望什么。

领导们又要含泪分蛋糕了。。

连普通市内主干道都整不 利索,还指望那些大饼???

纸上谈兵,每天画饼充饥!

期待 绍兴建设者们加油

说得好像有那么多钱似的

铁路建设应该是事实,甬金、杭绍台,其他都是吹嘘

赚大发了

杭绍台是真的,已经见到相关文件策划方案了。

依然是在放屁,只是这次放了个有味道的屁,给阿Q们过过瘾

钱呢,绍兴有那么多钱吗???又是发地方债券?到候都让老百姓来尝还。。。。。太过激进未必是好事。。。

绍兴交通有区位优势,但是交通引领发展的作用不够明显,交通基础设施仍是短板。“十三五”期间,绍兴市交通建设的重点是对外连接大都市,接轨大上海,融入大战略;市域优化空间布局,带动区域发展,提高共享水平;市区强化首位度,促进大融合,治理行车难。
6月10日,杭绍台高速公路三标段竹家坞隧道施工现场,两台来自瑞士的机器人——多臂凿岩车和湿喷机械手,协调配合工作。“请机器人助阵建隧道,质量有保障而且工作效率高。”三标段项目副经理董巍告诉记者,引入机器人进入隧道作业,在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尚属首例。
杭绍台高速公路是我市拉开大交通格局,从通道节点向区域枢纽迈进的一个重点工程。未来五年,绍兴将投入1500多亿,用于外联开放、组群互通、美丽乡村、通用航空和综合枢纽工程六大类88个项目,构建“两横两纵两对角”复合走廊,形成水陆空多元立体、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今年预计完成投资158亿元,为2015年投资额的223%。
近年来,绍兴交通建设持续推进,交通区位优势日益明显,但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一是总量相对不足,“大动脉”数量少,连接大都市、大枢纽的通道不多,铁路建设尤其滞后;二是路网体系不够完善,组团之间、城乡之间衔接不畅、通达不快,连接三区的快速通道少,“断头路”多,农村公路等级偏低,站场布局不够合理,缺乏综合性客运枢纽;三是水运不够发达,高等级航道里程少,江海河联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四是交通拥堵现象普遍,公共交通发展不快,公交分担率低,停车难、行车难没有缓解。
“通过查找短板,我们看到了差距,明确了发展标杆。刚刚召开的市委全会部署补短板工作,把补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摆到重要战略位置,我们深感责任重大。”绍兴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应良波说,牢牢抓住新一轮交通大投入、大发展、大跨越的重要契机和动力,全力做好补短板工作。
“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必须紧紧抓住全省实施‘四大走廊、五大建设、万亿投资’综合交通发展战略的契机,按照大交通的思路,推进综合交通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着力构建立体、高效、绿色、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十三五”交通规划编制充分体现了综合交通发展要求,并把找短板、补短板贯穿始终。

好的思路将会有大的发展。发展中注意几点:1多建几个象银泰一样的大型停车场,免费的东南西北都有。2、多监督少腐败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一大波领导已经看到了商机

多造路总归是好事,比如我小时候从王坛来绍兴多不方便,现在多快

能不能先把市区的马路修好。看起来很漂亮的一条马路刚翻修一新,没几个月就坏了,然后进入这个月修,下个月坏,下个月补,补上加补的循环。哎!

估计会有五百医落入湿人口袋,有得贪官污吏吃喝玩乐了。呵呵呵呵呵!

难道你不知道领导是在创造就业需求,让铺路工人多赚钱

牛逼吹大了,工程款几亿都发不出的发,1500亿…

1500亿、钱真当是印刷品了?

账户里不过是一串数字而已,从你的到我的再到他的

我每天还是走那破路,1500亿能分点过来修路吗?

铁路建设尤其落后

这估计是国家投资的吧,估计是战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