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云从入门到精通 西部数据My Cloud Home Duo只要三分钟

网络云盘的退潮使得个人云又火了起来,一次性的购买除了获得更大的空间,比起网络云盘还有更快的速度、更好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不过摆在普通用户和个人云之间的障碍还有硬件、网络知识的缺乏和个人云复杂的配置。西部数据的nas在进入消费级个人云领域后一直有着不错的表现,my cloud系列将普通用户进入个人云的门槛大大降低,而my cloud home duo的到来,再次刷新了我们对简单易用的认识。
什么都不懂,也能组建个人云
看起来西部数据是打算把个人云的简化进行到底了,如同书本般的my cloud home duo正面除了长条的led指示灯外再没有其他的实用元素,按钮和所有接口都在背后,虽然两个usb口之间间距似乎有点小,不过my cloud home duo同时只能支持一个usb外设,所以间距问题并没什么好担忧的。
和mycloud系列除my cloud ex4外的其他三款产品一样,my cloud home duo通电后自动启动,指示灯缓慢呼吸后保持常亮。由于这是my cloud home duo唯一的指示灯,不同的闪烁方式也代表着不同的状态。通过说明书可以知道,led指示灯一共能代表13种状态,不同的呼吸节奏概括下来即稳定发光表示正常状态,缓慢呼吸表示设备未就绪但没有错误,而快速呼吸、心跳模式或快速闪烁时均代表设备遇到了不同的故障,有时,不同的系统条件会导致相同的led行为,因此,参考说明书的同时要根据操作情景查看每个led行为。
插上电源和网线,当led指示灯常亮后,硬件配置就已经完成。随后通过浏览器打开说明书上给的网址mycloud/hello,如果是新用户,将自己的邮箱注册为访问账号,登录后点击查找我的设备,输入设备代码进行搜索,等待几秒后即完成了全部配置。在整个过程中不需要操心raid,局域网ip等繁琐设置,my cloud home duo会自己完成初始化工作,即刻便能开始使用个人云上的存储空间,网页左下方还提供了台式机和移动设备可下载应用程序的链接。在这里,我们发现了my cloud home duo与之前的my cloud系列使用的是不同的程序,联系到之前的登录网址,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各自独立无法兼容。
此时无论是在手机、还是电脑端应用或是网页端都能访问刚组建完成的个人云。我们之前提到的简单易用在这里又体现了出来,无论使用哪个平台登录,在设置中我们几乎找不到什么需要专业知识的配置,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设备配置,完全容量模式(jbod)和镜像模式(raid1)间的选择取决于更看重容量还是安全性。
另外,新设备第一次登录的用户即为管理员用户,如果需要更换管理员用户,背后的电源按钮就能派上用场了。除了开关机和重启外,按下电源按钮30到50秒可以更改设备的所有权,而按下60秒以上则将恢复出厂设置。恢复出厂设置可以通过软件端来实现,但更改管理员用户只能靠电源按钮,这两个长按功能都非常累人且时间难以把握,好在它们都是特殊操作,并不会频繁地使用。
和以往的mycloud系列不同,my cloud home duo用户管理系统也简洁到了极致,所有的用户都与邮箱绑定,只有管理员用户和普通用户的区别,管理员用户可以通过邮件邀请或批准普通用户加入个人云,而每个用户都享有私密的存储空间。所以,即使是管理员用户,也只有邀请用户和删除用户两个选项,而在my cloud home duo的所有应用平台中,都无法找到关于用户组或用户权限之类的配置选项,这也符合家庭成员人数不多的使用场景,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8tb的容量足够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用满的一天。在更换硬盘时,使用回形针或类似拨片从箭头处撬开上面板,按贴在面板下的提示操作即可取出连接着托盘的硬盘。托盘的卡扣使用的是弹性塑料,所有不用螺丝刀,徒手就能完成硬盘更换。两块硬盘上均贴上了编号,防止装错。
西部数据为my cloud home duo配备的是两块自家的4tb红盘,专为nas环境而设计,支持7×24小时挂机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