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水泥电杆模具诚信企业“本信息长期有效”

   目前,电杆模具已有部颁标准(jc364),这对统一模具技术要求,保证产品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根据模具在制造及使用中的情况,似应作以下改进。
1. 模具企口的设计应以保证不漏浆、易加工、操作方便为原则。模具的企口形式有阶梯形和凹凸形两种,凹凸形密封性能好,但砂浆容易进入,不易清理,而阶梯形则相反。
2. 用螺栓连接的组装式跑轮,由于螺栓易松动、折断,宜改为焊接式跑轮,并把材料改为a3钢板。
3. 加强板一般由25×100扁钢经锻压镗削后与管体铆接或焊接而成。一般来讲,铆接的性能较好。铆接有热铆和冷铆两种。热铆是先将铆钉加热至500~600℃,然后铆接;冷铆则是直接用液压冷铆机铆接。铆接压力为20~40t。冷铆时铆钉有冷硬作用,可提高钢模刚度。
     电杆钢模半模制造时,筒体板一般采用δ=10mm的钢板,由于在电杆国家标准中规定锥形电杆的锥比为1:75。为此对下料后的筒体板应在专用的1:75的锥形压模中冷压形成。由于剪板机的宽度有限,加上冷压的模具的长度受热、冷加工设备的限制,故一般工厂在设计时,它的管壁板的长度设计为2m(作一基准),然后再进行分段对接。另外由于受到机加工设备的加工范围的限制及运输车辆,道路的限制。因此在设计时一般以4m长为限,个别的不得超出5m。为了保证电杆钢模在制作电杆时,即要高速平稳地运转,又不能变形,为此在筒体板上要焊接跑轮支承板及衬板;两半槽的合槽处铆接加强板,焊接分段处的连接法兰。但板厚只有10mm的筒体板,在高速运转时可靠性不能保证,必须提高筒体表面的纵、横向的刚度。
      一般的做法是在筒体板的外表面加焊支撑筒体板的纵向、横向肋板,在端头焊上与纵向筋板、筒体板相连接的端板法兰。在加强板上焊上螺栓吊耳(俗称搭攀),再配上环首螺钉、垫圈、螺母、销钉。这样就基本上组成了钢模焊接结构的毛坯件了。由此钢模的刚性大大提高,基本能满足制品的要求。 两个半模如何合拢成整体呢?根据可按jc/t364-2001标准规定。在半模的分模面处的筒体板上铆接两条比筒体板厚的加强板。一是为了增加其水平端的刚度,二是为了在加强板上刨出凹凸的榫槽来。以便能合拼成整模,再在凹槽底部垫上棉纱等较软之物(在高速离心过程中起到密封作用),以防止水泥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槽口处甩出模体,造成漏浆现象。加强板与管壁板是铆接的,同时在加强板上还可焊上成对的螺栓吊耳,起吊与翻模的吊环亦可焊接在加强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