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news.163.com/photoview/3R ... #p=968HSVC93R710001
都是立国功的,只转了其中几位,详细的原文自己看!悲剧啊!
杨逢钱,103岁,现居湖南永州道县蚣坝镇。于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90师特务连任班长职务。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第2次长沙会战、第4次长沙会战和衡阳保卫战。身受多处枪伤,现在身上还留着5颗子弹,身体很差,居住环境恶劣。
麻进荣,100岁。1935年入伍,任职于第5陆军宪兵队,长官李宗仁。在西乡塘训练3个月后,从广西坐火车经长沙、开封、郑州到江苏省李宗仁维持长官部,负责保护长官安全。随李宗仁在台儿庄作战3次,三进三退,取得巨大胜利。目前生活贫困。
唐金宏,100岁,现居湖南省双牌县平福头乡,无任何政治背景。于1943年8月自愿参加湖南永州博爱乡忠孝团自卫队当队员,豫湘桂战役时,随队多次在零陵区进行抗击活动。老人现在年迈体衰,家庭生活相当困难。每月只有政府发放的75元农村低保金。
黎福珠,103岁,广东南海丹灶人,现居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1938年因家里吃不上饭,出村寻找部队,后被编入国民革命军65军157师,于广东新兴受训完后被编到机关枪连当通讯员,同年部队开拔到清远与日军作战。目前老人身体还算硬朗,记忆力不是很好,心愿是想要一枚纪念章。
刘元发,92岁,广东梅州兴宁合水镇罗英村人。1939年到岭南师管区,然后至昆明行营总监部。1940年加入71军,在独立步兵团当文书,后到辎重团第一营在加油站负责相关工作。经昆明干训班训练后回到71军,分配到87师山炮营担任运输排排长。在松山战役刚开始时,由后方往前线运送弹药途中遭遇炸弹袭击,腿部受伤,疗伤后归队,任71军辎重团排长。目前因高龄无人照顾,被志愿者送到广州养老院,孙辈在广州打工。
谢德华,92岁,广东梅州人。1939年考入黄埔军校桂林分校第17期步科,1942年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62军151师452团副营长、团部参谋,隶属于第4路军。该军先后两次参加粤北战役,奉命抵御日军由广州北犯。1944年7月,第62军奉命支援衡阳,隶属第9战区,先后参加长衡会战、桂柳会战。抗日战争胜利后,第62军奉命赴台湾接受驻台日军投降,谢德华没有前往。目前孤身居住在梅江区慈爱颐养院,无收入。
欧阳维正,102岁。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73军77师。参加了江西马当保卫战,到湖北守过长江,参加过第1、2次长沙会战。目前老人身患脑瘤,大小便失禁,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李水松,88岁,广东梅州兴宁人。1944年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到兴宁兴民中学报名入伍。然后集中前往江西瑞金训练,分配到青年远征军208师638团迫击炮连。1945年日本投降时在杭州训练,1946年回家务农。目前老人无低保无收入,与女儿生活在一起,长年需带导尿管。
徐隆淼,93岁,广东梅州人,现居广东蕉岭县城碧水西街。曾在黄埔军校4分校17期步科学习,1942年军校学习结束后,分配至当时从缅甸远征退回驻扎昆明的第5军,后至陆军总部第2处。目前精神尚可,但身体欠佳,腿脚不太方便,以坐卧为主,老人有农村医疗保险,但没有任何收入。
你们都没去看吗?
真正的为国奋战
这些人要是当年加入的是共军现在的话应该在干休所养老了
哎!悲剧
站错队,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