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二,大家是不是都回娘家了?享受着浓浓年味儿的你,可知父辈祖辈是怎样过年的?
五十年来的绍兴年
快跟娘家人一起分享吧~
▼
50年代“翻身年”
人民翻身做主人
日子贫苦,心里却由衷地高兴
几斤肉加上点青菜豆腐
够一家子快快活活地吃几天
逛庙会,扭秧歌,欢欢喜喜过春节
几块水果糖,一个纸风车
够孩子们疯着跑着乐一天
▼
60年代“集体年”
那时的年夜饭是集体饭
生产队的集体食堂
大家围坐在一起,放开肚皮畅快吃
城里的单位发电影票、组织联欢
街道组织打扫卫生,置办年货
各地公社、工厂还会组织各种活动
大家聚在一起,欢乐祥和
孩子们最喜欢过年
过年才能吃到平时买不到的酥糖和零嘴儿
最让孩子开心的还是穿上新衣服
▼
70年代“革命年”
拍一张全家福
看一场革命戏
即使在最困难的年代里
春节依旧被隆重对待
▼
80年代“改革年”
凭票采购取消了
年夜饭也丰盛了起来
看春晚成为了新年俗
最爱的是小品
一分一秒都不舍得错过
那冬天里的一把火
至今温暖着你我
▼
90年代“开放年”大江南北的新鲜菜统统摆上桌
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春晚
鞭炮烟花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
00年代“新世纪”人们生活富裕了
年夜饭的规模越来越大
规格越来越高人们不再局限于在家里呆着
春节旅游成为潮流
但望向车站如潮的人群
团圆还是年的主题
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家住何处,算算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常回家看看
亲人就是家,家和万事兴。所以,别再感叹没有年味儿了,带着心回家,团团圆圆就是年
毫无感觉
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难道平时我们就如过年一样吃吃喝喝,开开心心?
时代在进步,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和出行方式,导致现在的人感觉年味不足了,生活不刺激了。归根结底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有吃有喝有玩有乐,趁机多陪陪老人和小孩,这才是年的味道。太好玩太刺激也避免不了乐极生悲的现象。所以大家都得把握时机。祝大家新年快乐!年年有余!
绍兴人不扭秧歌,又是北方文化
这个是北方的
北方丑陋文化
越往南年味越淡
那么多老照片给你找回。攒一个
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所以我们上了年纪的人,都是有故事的
人。
难道我是假绍兴人?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以前过年有扭秧歌……
五毛党。我爸就在身边,问了,集体饭能饱肚子算好了。
绍兴50年代有秧歌队腰鼓队我都参加过73岁了到肖山区的副食品批发部8毛一斤10斤一包要多少有多少大袋100斤优质无碘盐
80年代前的中国跟解放以前没有两样的
集体饭能吃饱?
这样说,要吃生活的,
有的,小时我也看到过,学习苏联老大哥五十年代未男女穿花衣服,扭秧歌!
可能你还年纪小一些,要七十岁左右也知道
你要吃生活的,我这样说那就赞颂改革开放
当然不一样了,解放前打仗抗日什么的,存活率更低。解放后不打仗了只是穷而已。
有个词汇叫做:黄金十年。
看了没人会哭。
看哭个鬼
哎,当年绍兴穷的时候,外地佬都哪去了,怎么不来帮忙建设,听说老一辈在滨海围海,睡草棚,地上铺点草,直接睡上去,还有点潮的,想想真辛苦。
扭你的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