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个城市新区的发展是靠本地人移来移去就成功的,
上海的浦东新区如果没有外地人定居置业,能发展得那么好?
深圳就更不用说了,本地人口只占1成都不到,
绍兴的镜湖新区地盘不小,光靠环城河里小年青结婚购新房就能发达?
袍江发展到如今,如果没有外地人,狗屎都不如,同样的道理还有柯桥,外地人购房消费占了主流,
只有庞大的外来人口补充,才能成就一个城市,否则就是一个排外保守落后的小城
镜湖要想发展起来,就必需引进外地人,至于如何引进,那就是不能只建豪华政府办公楼,要多建商品房,
多建商业中心,在镜湖新区边缘建几个劳动密集型的市场,比如纺织交易中心,纺织写字楼,这样才能慢慢带动人气,
带动消费,带动发展
那些排外守旧的阿Q可以到平水王坛定居,那里全是本地老乡,每天种田,
那种生活你想要吗?
这是绍兴市的问题,把镜湖新区单列出来是不是太抬举了,本来绍兴外来人口就少的可怜
东莞一个长安镇的外来人口150万
你咋不跟北京比呢?
光靠本地人确实不行。不过要吸引外来人口,也不是这么容易的。领导们有没有能力就看这个了
镜湖新区没有腹地,相对于越城柯桥袍江,镜湖是最后开发的。镜湖新区大部分在解放路西面,但是西面的柯桥不光没有促进镜湖人口急剧,反而吸引了镜湖西部东浦、嘉会区域的人员。袍江同样在人气集聚过程中,镜湖新区走的还是高端路线。袍江比镜湖有价格优势。
人气集聚有地缘优势,比如说南部地区的人优先考虑城南。柯桥区西部的会先考虑柯桥城区。袍江地区的会先考虑袍江。
上海的松江新城,去过几次,
基础设施还可以,地铁站也有,
但到了晚上,和袍江差不多。
松江老城热闹多了
吸引外来人口,绍兴要有足够实力,这真是现在绍兴所欠缺的。
改镜湖工业园,外地人马上就回来的
绍兴的官员不要急功近利,
任何新区发展都离不开人,
那些政绩蚊子馆,豪华办公楼,对绍兴是永久的伤害,对绍兴底层百姓没什么作用,
要多建商场,写字楼,商品房,多建市场,甚至高科技工厂也行,只有把人先聚集过来,才能发展
没办法啊镜湖总共不可能还是先搞工业吧,不过倒是有个地方可以搞工业就是昂觞湖北面
的确!!人才是城市发展第一要务!!
慢对的,也蛮理想的,哎本来填满镜湖,要是还是那个黄金时间估计10年差不多搞好了,但是现在估计要在加个十年了
没有人的地方进行开发建设肯定会变成一座鬼城
镜湖不是没有外来人口,只不过是低端而已,只租那种一两百两三百房子,省吃俭用拿回老家去的人
镜湖其实人还是挺多的
镜湖房价那么高,有多少外来人口会住在那里。
大可以调查一下,绍兴的房子有多少外省人买了。靠外省人买房?绍兴不合适。高端外来人口太少,他们也有家乡吧!绍兴的房产几乎都是本地人在消费。每年都有新出生的人所以每年都有到结婚年龄的人每年都会有需要婚房的人。还有一些是改善住房。镜湖新区以后会不会好。我想这是给政府的问题。在我看来。市政府、三中心、今后的主要火车站和地铁。还有一个不用怎么开发的湿地。镜湖会越来越好。
没有实体经济一切都是浮云
没有工业,就没有一切,工厂多了人们才有创富创业的机会
袍江新区如何与松江新城相比,松江新城那边有大学城,上海外贸学院,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等,人气挺旺的。
问题是镜湖新区那边的房价也不便宜,别的地方往往是人家图新区房价才去买的,绍兴镜湖靠啥来吸引人来就业,就靠湿地公园,奥体中心,几个场馆,能解决就业题吗?
购物综合体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是绍兴南有银泰,东南有世贸,西北有万达,东北有袍江大润发,截住了多个方向的消费者。看样子,赶紧再成立一个会稽区和滨江区,两个区府全在镜湖那边,再多设一些机构了,镜湖就靠那批多出来的公务员支撑起来。
有点钱的新绍兴人也会是选择柯桥。镜湖核心的灵芝镇都有部分被柯桥吸引,自身的凝聚力都不充分的地区还能怎么快速聚集人气?
镜湖的定位是低不下来了的,这个对袍江人口集聚是利好
我一直把镜湖新区当作是交通的枢纽连接越城和柯桥 根本不像市中心 你看看上下班的车就知道了 路过但是不会停下
现在都在精简机构。。。你反而背道而驰?
背道而驰的事情,大绍兴做多了。尤其是公交方面,县改区应该增加到老区的公交,反而减少了。
哈哈、好多外来创业人员都在镜湖买了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