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移动通信工程标准化施工规范,绝对经典!

昨天有网友问我们通信工程施工规范,所以偷个懒,发一篇老文,绝对经典,值得收藏!
本文作者:潘刚
为了进一步规范移动通信工程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就目前移动基站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根源,根据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法规及国内先行基站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规范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鉴于此制作本手册。手册以xx移动两个示范基站各单项工程施工工序作为规范参考,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规范各工序的施工,清晰生动,通俗易懂,是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利器。
1 传输施工规范
1.1 路由选择
路由选择要求:路由选择尽量选择直线路由,避开易蹋方、山体滑坡等路段,避免大面积穿越树林,走 “s”弯等,重点把握跨河跨江、山谷等。路由选择还应考虑与其他通信杆及电力杆等倒杆的距离,即 “倒杆距”,解除安全隐患,其他均与设计为主。
1.2 进场材料的检查
进场材料检查要求:材料进场有铁附件及电杆等材料,对于铁附件的检查要求过磅称量如钢线等, 同时检查镀锌质量,焊接质量等,电杆材料的检查包括电杆的保养期, 两米线以及是否有横向纵向裂纹,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材料问题事关安全,只有从材料质量抓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1.3 杆洞的开挖
杆洞开挖要求:传输用电杆长度,一般分地型选择使用,类型有6米至12米不等, 杆 洞洞深按电杆长度及土质情况开挖, 具体要求如下页《电杆洞深一缆表》。
1.4 立杆
立杆要求:电杆的抬杆及立杆应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 严格按照规范施工,重点抓安全。新立杆应避免“走 杆”、“梅花 桩”等质量问题,另外根据高寒地区气候特点,立杆档距在50米以内, 部分中继段所处高寒地段, 杆距要求每档在40米以下。
1.5 吊线、光缆敷设(架空)
(架空)吊线及光缆的敷设要求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作业,吊线是支撑光缆的辅助装置,布放严禁打绞,紧线要求适度,光缆布放要求平直、美观严禁打绞避免折断纤芯。光缆挂钩要求尺码均匀,密度一致。
1.6 光缆预留要求
架空光缆预留要求:按设计要求做好光缆预留,一般要求跨越公路两端有预留, 临近光缆接头盒的两端要求预留,其他按500米一个预留, 光缆预留不宜过长或过短, 根据地区特点, 一般长度在20至35米。
1.7 地锚杆埋深要求
拉线施工要求:地锚坑的开挖深度必须满足两种规格的地锚杆要求即1.8米和 2.1米,开挖深度分别为1.5 米和1.8米. 拉线中把采用另缠线,拉线绑扎规范为: 首节15cm,间28cm,末节10cm,间10cm缠5圈收头,地锚杆出土应为与地面夹角成45度,出土30公分。
1.8 光缆接头盒的安装
接头盒的安装要求:接头盒安装要求美观、牢固,一般要求安装在方便维护检修的地方,即距离电杆约0.8米左右的位置。
1.9 光缆警示牌的安装
光缆警示牌安装要求:光缆跨越公路或穿越村寨,要求悬挂光缆警示牌。光缆警示牌内容根据地段或用途选用,分别有保护通信光缆、限高等内容。
1.10 光缆加强芯接地
在以往的规范施工中,光缆直接进入机房,加强芯直接连接到室内综合柜接地柱上,这样一来,不但不能防雷相反把雷电引入至室内设备,以至设备损坏的基站比比皆是。
xx移动积往年经验,对光缆防雷提出了“创新”的规范,即光缆在进基站的终端杆上把加强芯断开,貌似做一个接头,其实纤芯不用断开,这样断开的加强芯与接地扁铁一起引入大地。此方法经济实惠,又真正起到了防雷的作用。
基站终端接地要求示意图
1.11 其他规范调整
1.12 光缆线路杆号制作标准
注:杆号字大小为 8×10,光缆段字为细长字,整体宽度不超过22.。具体字号、 字样参见模板,如遇土坎,喷字高度以醒目为宜,杆号必须为3位数。如遇大段杆路中的基站小分支, 分支部分标注 “×××基站分支”, 杆号从001开始。 “移动”两字大小为 8×10,中间间隔4。 2005单字大小为 3×6,整体长度为18,要求字迹清晰, 字体摆放平整、匀称, 以达到整体美观的效果。
2 电力施工规范
2.1 路由选择
电力施工:要求选择良好的路由,以最近的主干线路作为“t”接点。
2.2 材料
电杆材料:控制电杆和铁附件质量,采用高强芯的150×10000mm预应力电杆,220v线路选取8米电杆,380v和10kv高压线路采用10米电杆;应采用p8型号的水泥拉线盘做拉线。电力 线路全部采用lgj-50以上的钢芯铝绞线。变压器尽量采用大厂或品牌产品
2.3 拉线(终端拉)
拉线要求:终端杆拉线为2根以上, 且必须采用8股 5.0mm以上的钢绞 线来做,对于连续陡坡地段应采用顺线拉线,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做齐双、四拉等。冰凝重荷区必须采用 8/5.0mm以上的钢绞线,拉线洞深不得低于1.6米,地锚杆出土应符合10cm的规范要求 ,夹角不低于 45°,拉线必须在角平分线上。
2.4 拉线(双接)
2.5 杆距
档距、立杆要求:根据气象部门冰凝等级的划分,冰凝分为严重级、中等级和轻度级。凡冰凝等级超过严重级的地段,平地档距不得超过60米/档 ,重负荷区和基站上山线路档距必须控制在40~50米 以内。电杆不得立在土地边缘、沟渠 、田坎上,必须立在地块较为稳定的地段,并作边坡保护。
2.6 加固措施
加固处理:电力电杆全部采用双横担方式,同时采用悬瓶或支撑架等方式进行施工。
2.7 变压器安装
变压器安装:考虑到线路的防雷、安全和维修维护方便,对于基站下面有住户的,应尽量考虑将变压器安装在山下。采用1根10米主杆1根8米辅杆进行变压器抬担安装,变压器安装高度不得低于2.5米。
2.8 直埋要求
直埋要求:缆沟开挖不低于1.2 米且全部采用 c150的混泥土包封10cm以上厚度保护,特殊地段加钢管或子管保护。直埋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连续陡坡或坡坎超过80cm须作护坎保护,尤其做好护坡和堵头等 。
3 站房施工规范
新建站房平面图(一)
新建站房平面图(二)
3.1 基础测量放线与平基
基础测量放线与平基要求:站房与铁塔基础统一平面测量放线,中心位置偏差不得超过0.1米,站房与铁塔基础应有一定的水平落差(一般站房高于铁塔基础有利于机房不积水)但落差不大于0.2米。测量放线要考虑基础的安全,结合xx地区山形,站房与铁塔基础不宜太靠土坎边沿,要求大于1.5米。基槽开挖不少于 60*60cm 。
3.2 地圈梁构筑
地圈梁构筑要求:按设计布放符合规格及数量的主筋(箍筋间距要符合要求规范为20cm),地 网接地扁铁(要求使用50*5的热镀锌扁铁)要求从地圈中穿出与站房四周接地体相连,四角 交接处并与10的镀锌圆钢、地圈主筋焊接为一体形成地网。
3.3 进线孔的安装与预留
进线孔的安装与预留:按设计要求在门的对面6.6米墙面距室内墙面90公分处预留两根 50的pvc塑料管及接地扁铁,相互间距为10公分,以备引入电力线缆及光缆 (要求pvc 管从基础下埋入,严禁从圈梁中埋入)。
3.4 地圈梁构筑
地圈梁构筑要求:按设计要求配比c20浇筑砼进行浇筑,浇 筑过程为一次性完成,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振动棒增加混 泥土强度(本混凝土为碎石混凝土,严禁使用毛石混凝 土)。
3.5 墙体砌筑
墙体砌筑要求:按设计要求使用优质砖(盐岩砖/标砖),灰口砂浆严禁参入黄泥,灰口不宜过大(总结经验1米高的墙 体应该在16线砖左右 ),构造柱处墙体需预留马牙槎(预留尺寸为半块砖位置),雨蓬板制作按设计要求,空调室外机通风窗护拦要求一次性加工成型,两端需放入构造柱中。
3.6 无抱杆屋面浇筑
屋面浇筑要求:按设计要求布放符合要求的主筋(一般屋面筋要求 8),按间距10*10布满屋面,配好c20浇筑砼进行浇筑,屋面厚度为 12cm,减力筋的长度、数量、间距等应符合要求,屋面浇筑要求一次性完成,要求烟囱高出屋面40公分。
3.7 有抱杆屋面浇筑
屋面浇筑要求:屋面浇筑方法与无抱杆屋面相同,抱杆底座安装部分规范为: 抱杆座底安装在站房四角, 利用伸出构造柱的主筋回弯与抱杆底座焊实,再进行浇筑,局部打1.05m*1.05m*10cm的混凝土。
3.8 抱杆底座及抱杆的检查
抱杆材料的检查要求:抱杆进场材料要求对其镀锌、焊接工艺,尺寸长度等进行检查,如存在虚焊, 毛剌,尺寸等不符合规格要求的, 一律不准使用。
3.9 刚性防水屋面浇筑示意图
3.10 刚性防水屋面浇筑
3.11 地砖安装要求
地面要求:地面应为水磨石或地砖材料。地砖安装前必须先打地坪,使基坚硬牢固, 再安装乳白色地砖。
3.12 室内外装修
室内外装修要求:室外用1:5 水泥砂浆括糙清光, 厚度为2cm, 再使用白水泥抹面清光,刷紫金花牌防水漆。 室内使用1: 5水泥砂浆括糙清光后,括两道瓷粉。
结构要求:机房结构应牢固,不存在安全隐患,具备抗雨水、风雪、冰冻以及有害物质腐蚀能力,机房荷重应 >=300kg/m2,若不能满足的,应具相应的保护措施。机房内部净高应不小于3米新建机房或活动机房的面积、 外部造型、门、窗、 孔洞的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机房的墙面、地面是否干燥洁净,不允许有积水、积灰等现象。
装修要求:机房安装有防盗门,窗户能够锁紧或安装有防护栏,机房装饰应选用质量较好的材料, 内装美观、整洁。机 房具有良好的防尘功能,能够满足设备防尘要求。
墙面和顶板面要求使用c150水泥混合砂桨括糙、清光,表面刷两道瓷粉,墙面和顶板面应光滑、平整,不允许存在崩落或脱落的现象。
3.13 散水要求
散水要求:散水制作按要求采用c20标号混凝土浇筑,厚度 为12cm,宽度出外墙面50cm。
3.14 标识规范
4 铁塔施工规范
4.1 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要求:铁塔位置的测量放线与机房要求相同,xx移动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 采用15米至 45米不同类型的铁塔, 各铁塔基坑开挖要求不同,施工单位根按设计开挖基坑, 深度、宽度偏差不大于 0.1米。
4.2 基础浇筑
基础浇筑要求:按不同铁型按要求布放符合要求的主筋及箍筋,以及联系梁的主筋和箍筋。不同类型的铁塔基础浇筑要求不同, 包括垫层、第 一阶、第二阶 的尺寸,施工单位按设计进 行保质保量浇 筑基础。有条件的地方要求使用振动棒搅拌,增加混凝土强度。
4.3 基础保养与回填
基础保养与回填要求:铁塔基础浇筑完成后,使用稻草等进行覆盖并定期洒水保养,一般保养期 28天左右(由天气和气温决定), 基础的回填严禁采用毛石,大石块等进行回填, 宜采用泥土等进行回填并夯实。 回填标准以塔基出地面20cm为标准。
4.4 塔体安装
铁塔安装要求:塔体安装完成后监理公司应检查好铁塔的垂直度是否存在倾斜等安全隐患问题,是否缺少部件材料以及螺帽的松紧度、是否悬挂安全警示牌等。
铁塔进场要求过磅称重、按不同类型铁塔进行计量检查,要求对钢材的热镀锌质量进行检查,要求镀锌无气泡、毛剌等
4.5 塔脚的包封处理
塔脚的包封处理要求: 塔体安装完成后,铁塔基础施工单位尽快完成塔脚包封, 包封之前应拧紧螺帽, 排除一切安全隐患,并打黄油作防锈处理,并采用c20混凝土进行包封。
5 地网制作规范
5.1 地网制作规范及接地要求
机房地网要求:机房四周距墙40cm埋设地网,水平接地体为50x5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为 50x50x5x1500镀锌角钢,位置为四角各一根,另外开间方向另设三根进深方向另设两根,埋设 深度为80公分以下,机房墙四角采用10的镀锌圆钢将房面钢筋网与机房地网相连接,交点作 焊接(埋入墙内),形成金属屏蔽网。
铁塔地网要求:通信铁塔位于站房旁边时,铁塔地网应延伸到塔基四脚外1.5m 远的范围, 网格尺寸不应大于3×3m,其周边为封闭式,并利用塔基地桩内两根以上主钢筋作为铁塔地网的垂直接地体,铁塔地网与站房地网之间应每隔3~5m相互连通一次,连接点不应少于两点;通信铁塔位于站房屋顶时,铁塔四脚应与楼顶避雷带就近不少于两处焊接连通,并在站房地网四角设置辐射式接地体。
变压器接地要求:电力变压器设置在站房内时,其地网可合用站房及铁塔地网组成的联合地 网;电力变压器设置在站房外,且距站房地网边缘30m以内时,变压器地网与站房地网或铁 塔地网之间,应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至少有两处连通),以相互组成一个周边封 闭的地网。
规线接地要求:7/8馈线一般要求三点接地,首尾两点,中间一点,如果两点间超过60m,必 须增加接地点,如果小于20m,允许两点接地。如果小于10米,允许一点接地。基站室外应在馈线入室口设置不小于100mm×10mm 室外接地铜排 。
设备接地要求:机房应设置室内接地铜排,接地从机房地网就近引接,接地线截面积应满足最大负荷的要求,采用40*4mm的接地扁钢。室内通信设备及供电设备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 部分,以及源涌抑制器的接地端,均应与室内接地铜排作可靠连接,作为保护接地。
联合接地要求:站房地网与铁塔地网以及变压器地网完成制作后,利用50x5镀锌扁钢相互连 接,测量联合接地地阻小于5欧以下。
5.2 现场施工要求
5.3 室外接地
规范要求:7/8馈线一般要求三点接地,首尾两点,中间一点, 如果两点间超过60m,必须增加接地点,如果小于20m,允许两点接地。如果小于10米,允许一点接地。(左图为20米铁塔, 小于20米,允许两点接地)。基站室外应在馈线入室口设置不小于100mm×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