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30人食物中毒2人死亡原因确定:误食亚硝酸盐!


最新进展
12月22日,巴中市政府新闻办就巴州区金碑乡庙垭村村民食物中毒事件召开第三次新闻发布会,12月18日的巴中市30人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判定为一起误食亚硝酸盐导致的意外事件。
巴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斌介绍,12月18日,9点40分左右,巴中市巴州区金碑乡庙垭村4社鲁扉在家中为其叔鲁保德料理丧事时,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造成30人中毒,2人死亡。
2016年5月,巴州区市民张美琪与他人合伙经营烧烤摊,其厨师罗含波托郑华从成都市五块石综合市场“李少朋干杂店”代购“亚硝酸钠晶体”一包,约1千克,用于肉制品加工调色。12月2日,烧烤摊因故停业,张美琪将烧烤摊所有物品运回其与鲁扉共同在金碑乡庙垭村承包经营的花椒院管理房中存放。
12月18日早晨,村民杜秀花在帮忙料理鲁保德后事做早饭时,误将白色晶体(亚硝酸钠晶体)当作食盐放入白菜豆腐汤内调味,导致帮忙料理丧事的亲友、村民30人食用后中毒。
发布会上,巴中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刘碧才介绍了医疗救治情况、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截至12月22日上午11时,此次事件住院治疗28人中,1名重症名人已从ICU(重症监护室)病房转入普通病房,2名病情相对较重的病人已脱离生命危险,28名病人已经有12人出院。
据介绍,经巴中市疾控中心调查,发生在18日的这次事件中有31人就餐,分别食用白菜豆腐汤、米饭、豆瓣、泡萝卜,仅1人食用少量米饭和豆瓣未出现症状,其余30人发病,2人抢救无效死亡。通过对采集的11分样品进行检测,其中,在事发家厨房灶台取样的散装食盐样品、白菜豆腐汤样品、两份病人呕吐物经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检测,均检测出高浓度亚硝酸盐。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省市专家会商,此事件为“金碑乡庙垭村四社鲁扉家举办丧宴引起的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事件”。
==============================
事件回放
12月18日9点40分左右,巴中市巴州区金碑乡庙垭村4社鲁扉在家中为其叔鲁保德料理丧事时,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截至19日10时,中毒人数30人,在医院抢救中死亡2人,重症3人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病情稳定,25人生命体征平稳,暂无出院病人。
19日,记者从巴中市委宣传部获悉:经当地疾控中心对食品样品、病人呕吐物等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巴中市、巴州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开展的事件调查,初步调查结论为:该事件为一起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村民家中办丧宴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
18日上午9点40分,巴中市巴州区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故,30人出现身体不适,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事故发生后,巴中市立即启动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三级应急响应,巴中市委书记冯键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望病员,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病人,并尽快查明原因。省卫计委和省疾控中心派出的专家已赶赴巴中,指导并协助救治、调查工作。
18日下午五点,记者从巴中市“12·18”疑似食品安全事故新闻发布会获悉,金碑乡庙垭村4社村民鲁保德(五保户)去世,其侄子鲁扉在家中为其办理丧事。18日早晨,数十位亲友和乡邻吃完早餐(早餐内容为稀饭、白菜和泡菜),随后多人出现呕吐等不适症状。9点40分,巴中市和巴州区相关部门接到情况反映后,立即将30位病人分别送往市中心医院和市中医院,抽调市、区两级100多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急救组,对病员展开一对一抢救、护理,病人鲁仕清、熊其云抢救无效死亡;同时成立由公安、卫计、药监、疾控等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提取食材样品和病人呕吐物封存送检。应巴中市请求,省卫计委和省疾控中心专家派专家赴巴中,指导并协助救治、调查工作。
19日上午,巴中市召开“12·18”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第二次新闻发布会,通报称初步调查结论为:该事件为一起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截止19日10时,中毒人数30人,其中在医院抢救中死亡2人,重症3人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病情稳定,25人生命体征平稳,暂无出院病人。
医护人员紧急集结 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病人
18日上午9点35分,巴中市中心医院院长方明恒接到电话,巴州区金碑乡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故。他丢下手里的工作,立即带队出发,10点20分,第一台救护车抵达现场。简单察看后,第一批共计5名危重病人立即被抬上车。
“让开、让开”中心医院门诊部院内,安保人员隔离围观人群,迅速打开 一条医院大门到门诊大楼的绿色通道;几张急救床在院内一字排开,9名权威专家领衔、共计140多人的9个医疗小组集结完毕,在各自岗位待命,医疗器械和所需药品全部到位。
救护车一字排开待命。
11点50分,赶回医院途中的方明恒接到了巴中市委书记冯键打来电话,要求调集全院最精干力量,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病人。
与时间赛跑 4名危重病人恢复心跳
18日,12点零5分,第一辆救护车驶进医院。车门打开,5名危重病人被迅速推进急诊科。经检查,5人已经没有心跳呼吸,为争取时间,医生用剪刀剪开满是呕吐物的衣服,蹲在地上进行心肺复苏。
随着第二辆、第三辆救护车到来,医院内满是飞奔的白色身影,围观人员主动让路,急救车在地面发出哗哗的声响。时间一分一秒地流失,在高频率的按压中,医护人员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另一组人员立即接替。
“有了,有了!”嘈杂的声浪里,一声惊呼令所有人为之一振。73岁的高龄病人鲁仕兵恢复了心跳。急救科主任张伦基站起身来长吁了一口气,抬腕看表,整个抢救过程长达12分钟。另一边,68岁的范思贵老人,经过19分钟的急救,也有了心跳。遗憾地是,虽经40多分钟的抢救,病人熊某抢救无效死亡。而另一位病人在曾口卫生院不治死亡。
18日晚,紧急驰援巴中的华西医院专家了解情况后,对抢救方案和效果给予了积极评价。
幕后故事:生死时速4名护士累倒
19日上午,记者前往中心医院,楼道已恢复了平静,ICU病房内,三位重病人正在接受专家团队治疗,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其余人员情况趋于好转。
“那场面惊心动魄,简直就像打仗,让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一位病人家属向记者讲述他亲眼目睹的场景。
经历了头一天的“惊心动魄”,19日一早,张伦基依旧准点上班,但肩膀还酸痛不已,两只胳膊举起来很费力。事发之时,他刚下班回到家中,接到马上返回医院的命令后,他只得将三岁的孩子反锁在家里。直到下午4点他才想起这事,但自己还是走不开,只得托一名同事到家看孩子。
已经下班的医务部主任杨中文,来不及换工作服,他单腿跪地对一位病人实施急救,累得满头大汗。巡查路过的方明恒见此情景,批评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网络照片中的急诊科护士朱丹,头天值了一个通宵的夜班,第二天上午交班时,她接到通知后主动留了下来。在将一位刚接受心肺复苏的病人推至重症监护室后,朱丹晕倒在急救车旁,另外三名护士,因为未吃早饭,加上长时间紧张,导致体力透支当场晕倒。当天因事态紧急,所有“参战”的医务人员都没能吃早餐和午餐,直到下午4点,抢救暂告一段落,142份盒饭才端上桌。
救护车一字排开待命。
“好样的!”、“你们辛苦了”,看到网友们的点赞,朱丹微微一笑,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真的是悲剧的事情, 为医生护士点赞

写的啥子东西,没头没尾,到底是吃了什么东西中毒了?

哪里来的亚硝酸盐呢?稀饭、白菜、泡菜中有亚硝酸盐?

就是,哪里来的超标的亚硝酸盐,自家的泡菜,还是黑心商家的购买的

好样的白衣天使该发点奖励金

我们小区旁的搅拌站扰民无人管,昼夜施工,上万户居民苦不堪言。

抢救虽是医生护士之职责,但如此尽心尽刀的确令人敬佩!应当大力广泛宣传表彰,切不可一篇报道了事,因为现在太需要有这种精神的医院和医生了。

人民医院你终于被老百姓点赞了:victory:

我们这里靠近广元的彭店与龙山,不知他们在哪里搞到很多散装盐。到我们这里大量销售。也就一百元左右一百斤,很多老百姓贪图便宜。买了这种盐。

大家别家急,这次事件影响很大,一定会有一个权威和完整的报告。
医护人员回归本真,为你们的精神点赞!

市中心医院抢救2名呼吸停止病员恢复心跳的場景令人感慨。向参与救治突发中毒事件中病员的医院领导.医生.护士致敬并点赞!多么希望医院回归本真: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多么希望巴中市中心医院改回巴中市人民医院!

亚硝酸盐即工业用盐!又称防锈粉!我单位常用!用于轴承防锈!不能用于食用!!!!市食品监督局和药监局彻查亚硝酸盐当食盐销售渠道!!勿让巴成以后再有人误食!亚硝酸盐比食盐价格相差百分之八十!!!所以才有无良商贩售买!亚硝酸盐百斤一袋零售才150元一袋!

要为白衣天使点赞,要一定把卖假盐的一网打尽、绝不手软。

群体性聚餐引起的,食品药品监督局有事情干了。

医生护士。好样的

赞赞医生护士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