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根据我省大气环境管理现状,学习借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经验,经研究,决定在我省盆地区域加快推进空气质量网格化微站监测,激光雷达走航及大气颗粒物组分网建设,切实提高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
我省大气环境形势严峻,盆地内秋冬季雾霾污染严重,夏季臭氧污染凸显,但监测监控基础薄弱,现有监测数据难以满足当前大气环境管理工作需求。增设空气质量网格化微站,开展激光雷达走航和典型城市颗粒物组分监测分析,可以有效提高大气环境监管科对性、科学性和准确性,是“精准治霾”“科学治霾”的基础工作。请各市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按照《四川省空气质量网格化微站、激光雷达及测立物组分监测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加快推进,尽快完成。
各相关市要在8月底前完成网格化监测微站,激光雷达走航的购买服务或自建工作, 9月底前完成大气颗粒物组分分析的购买服务或自建工作,实行倒排工期,尽早完成。
网格化微站
1.1建设城市
15个未达标城市:成都、德阳、绵阳、眉山、雅安、乐山、资阳、遂宁、内江、自贡、宜宾、泸州、达州、南充、广安。
1.2监测内容
污染物: pm2.5、 pm1o、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气象参数: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
1.3监测点位布设
1km*1km网格内至少包含pm2.5和臭氧两种污染物的监测能力,2km*2km网格内包合污染物六参数(pm2.5、pm10、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气象五参数(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监测能力。
1.4网格布设区域
(1)城市生活区
在居民住宅区、商业及行政办公集中区、学校、医院以及饮食餐饮集中区等场所布设城市生活区监测点,用于监测居民日常活动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2)道路交通区
在城区主要交通干道及易堵塞路段等布设道路监测点用于监测道路扬生、机动车尾气等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3)污染源
在污染源附近布设污染源监测点用于监控污染排放,分析污染源来源。
(4)重点区域及传输通道区域
在重点区域及传输通道区域布设监测点,用于评价相关区域的空气质量。
1.5建设方式
自主投资建设或向第三方采购网格化监测服务。
1.6运维要求
(1)每日不定时查看监测数据、传输器运行情况。
(2)运维频率为每三个月至少一次,在沙生及重污染期问增加运维频次。每次运维应完成相应光学、电化学设各校准及耗材更换等,并做好相关维护记录。
1.7监管要求
由地方环保局(监测站)对微站进行日常化监管,监管频率为按4kmx4km网格每三个月至少检查一个站点进行。每次检查应完成比对监测等,并做好相关检查纪录。
1.8报告要求
(1)在突发污染、短时浓度异常和重污染时期形成快报。
(2)生成监测数据日报,包括每个点位监测数据日均值和当日空气质量指数,开展各点位间、污染物问的相关性分析。
(3)月度、季度、年度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监测数据变化情况,站点问数据对比分析,污染物来源分析等。
1.9数据联网共享
微站的站点名称、经纬度、污染物小时浓度等数据实时接入四川省空气质量监测监控预警预报管理系统。
1.10网格化仪器技术指标要求
数据传输要求:至少1小时上传四川省空气质量监测监控预警预报管理系统一次。
测量原理:气态污染物采用高精度电化学法,颗粒物采用光散射法。也可采用国家标准监测方法。
激光雷达监测
1.建设城市
1.1保达标城市:成都、德阳、绵阳、眉山、雅安、资阳、遂宁、内江、自贡、宜宾、沪州、达州、南充、广安。
1.2监测内容
大气消光系数、通偏振比廊线、边界层高度、光学厚度等参数。
1.3建设方式
自主投资建设成向第三方采购激光雷达监测服务。
1.4监测要求
(1)除走航监测期间外,每日在代表性区域开展连续24小时的固定哨位监测。
(2)走航监测频率为每10天至少一次,对城市重点区域、交通主干道、施工场地、工业区等场所进行走航。
1.5运维要求
(1)每日远程查看激光雷达运行情况及监测数据。
(2)运维频率为每三个月至少一次,包括设备专项维护、教件更新与维护、预防性检修等,并做好相关维护记录。
1.6监管要求
由地方环保局(监测站)进行日常化监管,监管频率为每半年至少一次,包括运维检查等,并做好相关监管记录。
1.7报告要求
(1)每日生成p肖位监测数据日报,报告内容为当日边界层高度变化、颗粒物分布及传输情况等。
(3)每次走航后出具雷达走航分析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走航目的,污染源(含重点区域、交通主干道、施工场地、工业区等区域)分布情况,边界层高度,走航结论等。
1.8数据联网共享
哨位雷达监测数据实时接入四川省超级站数据共享交换及综合分析系统,全省共享。
1.9激光雷达技术要求
测量原理:散射法、偏振法、微脉冲法、共振荧光法等。
相描方式:包括垂直观测、锥形扫描、水平扫描、割面扫描。
颗粒物组分监测
1.1建设城市
自贡、达州、广安、遂宁、绵阳、资阳、乐山市。
1.2建设内容
(1)在线 oc/ec分析仪
监测项目:连续自动测量颗粒物样品中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合量。
测量原理:热光法、元素分析仪法
(2)大气水溶性离子成分在线分析仪
监测项目:监测环境空气颖粒物中f-、cr-、 n03-、so4-、na+、 nh4+、 k+、 ca2+、 mg2+等离子。
测量原理:离子色谱法
(3)大气重金属在线分析仪
监测项目:监测大气中铝、硅、硫、氯、钾、汞、砷、铭、铜、锌、镍、钡、银、硒、锑、钴、锰、钙、铁、钒、铊、镓、钯、金等元素。
测量原理:x射线荧光法(xrf)
1.3建设方式
自主投资建设或向第三方采购颗粒物组分监测服务。
1.4监测要求
开展24小时连续在线监测分析。
1.5运维要求
(1)每目远程查看使器运行情况及仪器参数运行情况。
(2)运维频率按周、月、季度和年完成设备专项维护和预防性检修,并做好运维记录。
1.6监管要求
由地方环保局(监测站)对组份站进行目常化监管,监管频率为每月至少一次。包括质控考核、运维检查和质控措施落实情况等,并做好监管记录。
1.7报告要求
(1)生成颗粒物组分监测日报和重污染快报。
(2)月度、季度、年度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监测数据变化情况,污染组成,污染物来源解析,监测结论等。
1.8数据联网要求
监测数据实时接入四川省超级站数据共享交换及综合分析系统。
环境治理,监测先行 聚焦环境监测,共建碧水蓝天
天津智易时代空气质量监测微型站
微型空气质量监测仪cep检测报告
微型空气质量监测仪cpa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