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男孩义乌溺亡 其中3人来自江西
异乡团聚仍“留守”“小候鸟”安全令人忧
乐平市浯口镇6岁男孩胡成刚,趁着暑假去向往已久的浙江义乌市和父母团聚。谁知,他却在异乡溺亡。8月7日下午,5个男孩从义乌市江东街道东上村出门玩耍,晚上噩耗传来,他们在村外三四百米的南江里被发现,全部溺亡。其中我省3人,湖南和河南各1人。
又是一起令人扼腕的溺亡悲剧,“小候鸟”的安全成为让人揪心的问题。
五男孩相约玩耍溺亡
东上村旁有一条南江,宽约40米,水很浅,但下游300米处水深达6米。
最先发现孩子不见的,是玉山县10岁男孩任文平的母亲胡桂英,她在东上村开了一家饰品加工作坊。胡成刚和任文平是表兄弟关系。
因来料加工量大,今年初,胡桂英便邀请哥哥胡国良帮忙。暑假一到,胡成刚和姐姐被接到义乌,一家人终于团聚。如果不是这场意外,下半年开学,胡成刚将返回乐平浯口镇江村小学读一年级。
8月7日下午2时许,任文平和胡成刚出去玩耍,直到下午5时还没有回家。家长以为孩子在网吧上网,但找遍了附近的九联村、毛店村等地,没有发现孩子行踪。
晚上10时30分,漆黑的江边哭声震天。第一个被打捞上岸,正是暑假刚到东上村的胡成刚。接着是11岁的柳俊涛、10岁的任文平、7岁的易宏杰。次日凌晨4时30分许,最后一个孩子被打捞上岸,他是10岁的姜涛。不幸的是,5个孩子全部溺亡。
异乡团聚仍“留守”
东上村有上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很多务工人员租住在该村简陋的平房里。每年暑假,平时与父母分离的农民工子女,像“候鸟”一样赶到父母工作之地,全家人难得团聚在一起。
胡成刚的舅舅说,从家乡来到义乌,孩子以为可以享受父母的温暖。但现实是,由于大人们忙于生计,年龄小的儿童往往由大一点的姐姐或哥哥照管。本应享受暑假团圆的天伦之乐,“小候鸟”们却再次陷入留守的烦恼。在缺人监管的情况下,一些“小候鸟”发生了溺水、坠楼等悲剧。
据介绍,出租屋生活条件较差,这些“小候鸟”来到东上村,要么被关在屋里,要么独自到村里相对热闹的超市消遣,因为里面有几台可供玩耍的电脑。白天能够照顾他们的,只是年龄稍大一点的哥哥或姐姐。
13日,义乌殡仪馆。看着冰冷僵硬的儿子,胡国良的情绪再度崩溃。他哭喊对不起孩子。任文平年仅12岁的姐姐哭哑了嗓子,她自责地说,如果那天中午她没有午休,认真履行照顾弟弟的职责,就不会出事了。
痛失爱子,家长们显得苍老了许多,都后悔平时没有好好照看孩子。
呼唤更多基层托管机构
暑假期间,父母上班,“小鬼”当家。“小鬼”们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安全成为家长头痛的问题。
义乌打工者云集,外来人口多达120万。今年暑假,约有1.3万名“小候鸟”来到义乌,其中来自江西的有3000人。
当地有关机构提供的一份数据触目惊心,今年6月份以来,有30多名儿童意外死亡,以溺亡居多,大部分都是外来儿童。面对一条条逝去的稚嫩生命,任何追悔都苍白无力。
前年暑假开始,义乌有两家企业开出职工子女暑假托管班。除免费安排“小候鸟”们的食宿外,企业还聘请专职教师为在该公司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上课,并组织“亲情游”、“体验游”等活动。可是,虽然义乌企业众多,但像这样开起暑假班的只有寥寥几家。
在义乌,有多家暑期培训班,但价格昂贵,家长难以接受。“我务工的邻村,就有一家‘小候鸟驿站’,由社区提供资金,招募志愿者专门免费为‘小候鸟’提供暑期托管。可我们的小孩,因为不属于那个村,进不去。”胡国良说,如果东上村也有这样的免费托管机构,那该多好。
省社科院专家称,在外来人口聚集的地区,街道社区应落实一块专门场地开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费假期托管班,建立更多像“小候鸟驿站”那样的基层暑期托管机构,才能让小候鸟不受伤、少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