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吃大闸蟹,首先想到阳澄湖。阳澄湖蟹,历来被称为蟹中之冠。这与阳澄湖的特殊生态环境有关。水域百里方圆,碧波荡漾,水质清淳如镜,水浅底硬,水草丰茂,延伸宽阔,气候得宜,正是螃蟹定居生长最理想的水晶宫。所以,阳澄湖蟹的形态和肉质,在螃蟹家族中,大大的与众不同。酸辣粉加盟
地理位置阳澄湖位于东经12039-12051,北纬3121-3130,在江苏省苏州市境内,西南离苏州市区约10千米,东距市约60千米,北离长江约30千米,是江苏省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阳澄湖周围有巴城湖、傀儡湖、鳗鲡泾,南有青剑湖,西有盛泽荡等与之相邻的5个小型湖泊共同组成了阳澄湖群。
气候特征湖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8℃,1月份平均气温30℃,7月份平均气温285℃,年平均无霜期233天;雨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10330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4561毫米(1975年),最小降水量5538毫米(1978年)。
年内6-9月平均降水量5050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503%其气候特征吻合于长江中华绒螯蟹的生殖洄游、溯江入湖生长育肥等的生活习性,为阳澄湖大闸蟹的优良品质提供了先决条件。水产资源阳澄湖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水系、水文、水源和湖岸曲折多褶,岸滩宽阔,底部平坦等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水产生物资源。
离长江入海口近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中华绒螯蟹经浅海交配产卵后在溯江中逐步从蚤状幼体发育变态成大眼幼体后能在第一时间进入阳澄湖,其质量、活力、数量及入湖时间上都达到最佳。曲折多褶的湖岸线、宽阔的岸滩、充沛的水量、舒缓的水流、稳定的水位、适中的水深,使湖区饵料生物丰富多样。
湖区水生植物有22种,其中河蟹喜食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草、角茨藻等为优势种。从每年4月底萌芽生长,至6月份透出水面,生物量高达1026克米。覆盖率在6月份达32%,8月份达70%,12月份下降到2482%;浮游植物有8门67属(种),生物量3600-254700个升,平均达38668个升,冬季夏季生物量达13086万个升。
水生动物有浮游动物4类30种,生物量平均达212142个升;底栖动物有30属,平均生物量21431克米,平均密度11658个米(其中螺类占583%,平均生物量4787米;虾类占167%;蚌类占167%);鱼类有10目19科46属、67余种,近年为改善湖区水质,控制浮游生物量,维护鱼类种群结构,阳澄湖渔管会每年放流花白鲢鱼苗鱼种2000多万尾,收到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