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3年入驻企业62家 开工建设项目74个,总投资347.6亿元
这是一块承载着新型工业化梦想的热土;这是一块产业资本竞相进入的投资高地……这里,就是地处成都、重庆、西安三大中心城市腹心地带的巴中经开区。
三年来,面对本土资源严重不足的短板,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开放合作摆在最核心地位,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凝聚先进生产要素,全面整合招商引资力量。截至今年11 月,3 年来经开区共签约落地项目80 余个,总投资额达347.6 亿元,可谓逆势飞扬势如虹。
“双轮驱动”筑巢引凤投资者纷至沓来
11 月28 日,记者走进经开区招商局局长王大德的办公室,重庆汉嘉电器的董事张从政正和王大德商谈以商招商的相关事宜。
重庆汉嘉电器于今年11 月正式签约落户到经开区,期间经历近2 年时间数十次谈判。谈到为何最终选择经开区,张从政笑笑说,“ 是他们的真诚打动了我,是巴中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我。”张从政介绍,他和该公司董事长王军都是平昌人。“其实当初不止经开区在和我们谈招商事宜。”张从政说,最终选择入驻经开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经开区是市级所在地,辐射相对县上更广;二是平台和资源优势,经开区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让投资者感受到了“ 家”的温暖;三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招商工作人员的“ 保姆式”服务,让投资者倍感暖心;四是,作为一家以家用电器及配件、电子元器件等为主的生产企业,在巴中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 我们50 亩地是招商局工作人员亲自挑选的,目前正在规划设计之中,准备年底动工建设。”张从政说。“ 要成功招一个好项目实属不易。”谈及招商引资工作,王大德感慨颇多:干好招商引资工作,比拼的是精神和意志。王大德介绍,巴中招商工作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凡有重大活动,市委、市政府领导都亲自参与,凡有重点项目都亲自跟进,凡有重要问题都亲自研究,凡有重要客商都亲自接洽,这是他们的原则。仅今年8 月入驻的中国软件四川科技有限公司,李刚书记就亲自对接洽谈2 次,市委副书记何平上门洽谈3 次;历时1 年的谈判。“倾力打造投资沃土,经开区吸引的不只是‘中国软件四川科技有限公司’。达芙妮、科创医药、棠湖外语实验学校等业界‘大腕’纷至沓来。”
面对资源不足的短板招商工作不断探索
面对本土资源严重不足的“短板”,巴中市委、市政府给出破题之策——加快经开区对外招商工作的创新与探索。
新合作模式,凝聚招商攻坚力量——围绕“招大引强、延链引进、集群发展”的思路,充分整合有招商引资任务的市级部门、驻外办事机构的政府招商资源,积极与经开区联动,聚力展开联合招商;大力引入现代化市场招商机制——创新顾问招商、专员招商、中介招商模式,以市场之力提升招商实效。
“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让巴中招商人信心倍增,长三角、珠三角、北京、成都、重庆处处有巴中招商人的身影。”王大德说,经开区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拉动增长、应对危机的突破口。坚持全民动员、全员招商、专人招商、专业机构招商,将2014 年全年签约引进30个、在谈储备40 个产业项目的目标任务,全部分解落实到班子成员、责任部门和驻外招商联络机构。并且坚持围绕项目定政策;突出产业招商和以企招商;充分发挥企业家协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实行专业化招商;完善招商激励政策。
“为激发招商引资的‘龙头吸附效应’,巴中经开区依托达芙妮、万马、建丰林业三大龙头企业先后举办多个专题招商会,力争招一个、引一群、建一批产业。”王大德说,回顾3 年来的招商引资工作,巴中经开区突出“ 三个重点”、用活“三种方法”、做优“三大保障”坚持找准重点区域,明确重点产业,招引重点项目;坚持依托园区招商,整合资源招商,放大以商招商;落实资金、用地、配套保障。这些科学的方式,确保了招商引资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据介绍,今年1-9 月,经开区签约引进项目25 个,协议总投资58.2亿元,在谈储备项目36 个,意向投资达156.8 亿元。其中,二产业项目15 个,协议投资35.8 亿元;三产业项目10 个,协议投资22.4 亿元。
已入驻企业62家大项目云集经开区
采访当日,在巴中市科创医药产业园综合办公楼施工现场,工人正对第四层进行支模,现场一片繁忙。加快建设的科创医药产业园只是经开区产业加快布局发展一个缩影。产业项目一直作为支撑经开区大发展的“脊梁”。市委书记李刚等曾多次深入项目一线现场办公,助推产业项目建设。
目前,经开区已入驻各类企业62 家,开工建设项目74 个,总投资超过347.6 亿元。有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太平洋集团、中国软件集团、香港达芙妮、成都置信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11 家;建丰林业新材料产业园、科创医药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等20 余个超5 亿元项目全面开工,达芙妮制鞋、万马汽车、雅姿家居、鑫锐齿轮、中兴纺织等40余个产业项目建成营运,基本形成机械制造、建材家居、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产业链条,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突破性发展。
打造投资“洼地”明年预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0个
“引得来,还要留得住——竭力打造优良的投资软环境,是我市对外开放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王大德介绍,经开区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的同时,坚持“ 非禁即入”的发展理念,按照“办事不出园”的要求,设立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全程服务;对新入园企业实行封闭运行,对入驻企业实行“ 一站式”受理、“ 并联式”审批、“保姆式”服务;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产业项目,优先用地预审,优先安排用电、用气指标;对入驻企业收费,按标准下限执行,实行“一表清”,真正让企业放心。
同时,巴中经开区先后出台了《招商引资引荐人认定和奖励办法》《小型微型企业入驻标准化厂房园区奖励扶持办法》《工业企业投产达效奖励扶持办法》等政策,逐步健全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体系,激发招商引资活力和项目建设动力,营造出亲商、重商、爱商的投资氛围。制定了招商引资工作流程和廉政风险防控办法,明确了项目考察、项目洽谈、项目签约、项目建设、项目奖励、项目退出工作规范,用制度防范招商引资廉政风险和企业诚信投资风险,建立起务实规范的投资服务环境,着力打造经开区投资“洼地”。
据介绍,明年,经开区预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0 个,其中签约超1 亿元工业项目10 个,超5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5 个;完成到位资金60 亿元以上;开展小分队招商20 次以上,组织召开专场推介会5 次以上,常年储备意向性投资项目30 个以上。
这厂房是不是简陋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