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大部分人所做的投资行为,都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只能算作是一种投机。但投机又分两种,有些人理性投机;有些人则是盲目投机。而事实上在中国股市,理性投机是一种比较可取的行为,因为这部分人至少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交易逻辑,懂得分析股价与基本面的共振原理,明白什么是顺势而为,可以说这部分人是比较深谙股市之道的,属于比较圆滑的一种。
而大部分人都处在盲目投机的状态中,虽然也有人会去研究基本面等等来做辅助,但这些都是比较片面的,中国股民投机知识还是比较欠缺的。
因为大多数人的眼光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也就是说很多人只会看着眼前的得失,而不知道整个大周期上的趋势。一家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是说靠几张财务报表就能体现出来的,而要看企业真正的盈利能力与股价的整体估值水平。并且中国的上市公司,本来就习惯作假,财务报表具有非常明显的单一局面性。
选择一家企业,必须要首选行业,选那种在经济发展中增速急剧明显,为gdp贡献明显的行业。社会需求大的行业,才能诞生质地优良的企业。另外,对于那些增速比较平均、稳增长的行业,也是白马股的诞生地。
而行业确定之后,再来挑选其中的龙头企业,因为这种公司盈利能力是最强的。分析他们连续以来的roe(净资产收益率)与目前市盈率,再做一个整体估值推算,偏高或者偏低,很容易就出现答案。
事实上,目前a股市值龙头的估值折价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截止到上周五全部a股pe22倍,中位数56倍 ),考虑到当前监管层表态支持扩大股票市场供给(准注册制的实行)+a股整体市值龙头估值低于平均水平(价值龙头股的稀缺性),这2个要素没有发生变化, a 股龙头行情仍处在慢牛阶段。目前a股已经步入准注册制时代,优质龙头的稀缺性增强,从这个角度出发,a 股市值龙头估值折价向估值溢价过度的时代已经来临。银行,地产,建筑装饰,汽车,家电等一些传统类的企业,龙头股估值较低,恰恰一季度表现强势的是他们。
上图是连续保持两年以上roe增长15%的龙头企业,目前估值处于较低水平。而连续盈利达到15%,说明企业盈利能力是非常强的,这种企业从大周期上看,能真正做到穿越牛熊。
但开头的时候为什么说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投资呢?这也跟中国股市的特性有关,a股向来都是暴涨暴跌,一旦你选择的入场机会不对,一旦套牢,你投资的周期就会加强,高昂的时间成本,是很多人无法承受的。所以开头也说有些理性投机的人,他们才是最圆滑的,因为深谙股市之道。
总的说,还是中国的投资氛围不好,跟房子一样,都是抱团哄抬,而真正的投资者又因为专业知识的欠缺,导致节节失利,既然难以“出淤泥而不染”,所以只能跟风炒作,形成恶性循环。但选择真正的优质企业,是一场只输时间的长跑,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