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收入最强的15城在经济下行的2016年继续前行,成为稳定中国经济的骨干力量!这十五座财力最厚城市涵盖中国东西南北,区域中心城市的价值也愈加明显。
2016年内地城市财政收入前15名排行榜
江苏成上榜城市第一省
全国人民都知道江苏有钱,内地财力前十五名城市中,江苏就占三个,位列所有省份第一名。而江苏最富裕的城市就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天堂苏州了,财政收入竟然高达1560亿,继续保持了去年的名次,排在全国第六,比肩一众直辖市、强副省级省会城市,是同省省会南京的1.5倍多,足足高出近550亿,这也应和了苏州gdp是南京1.5倍的大致比例。而南京财力则未能挤入全国城市前十,排在第十一位,略比浙江第二的宁波市多30亿,高出本省第三的无锡市不到200亿。2016年江苏城市的财力排行与整体实力排行一致,与多年来始终稳定的老大苏州、老二南京、老三无锡排序没有变化,在可预期的时间内应该基本不会有变。如果与临近省份的浙江放入一个篮子看,则出现了苏州、杭州双雄的局面,再次呼应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千年名句。浙江省会杭州排在全国财力榜第九位,与苏州差距不到330亿,成为长三角地区能与上海龙头呼应的双子星。
现代化的苏州工业园区湖西中央公园附近
被评城市cbd规划建设典范的杭州钱江新城
经济强省山东仅一城入榜
作为全国经济第三的强省和人口大省,山东竟然只有青岛一城进入财力前15的榜单,且仅列第十三位,与山东省的整体经济体量、经济地位十分不符。而省会济南在榜上不见踪影,这也难怪今春新任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振臂疾呼“集全省之力打造匹配山东能级的省会济南”。以此前山东多年的发展格局来看,重胶东、轻济淄的发展战略不可谓成功,散而大的特征甚至成为山东的特有现象。作为地理区位紧邻大海、辐射腹地有限、从古至今始终不是齐鲁地区文化中心的青岛,其面向日韩的经济窗口价值也正随日韩整体低迷而不断下降,而靠合并下辖县等“做大”途径已很难继续提升青岛在全国的竞争力,山东却急需一座可以代表整体省域竞争力的核心城市,青岛的客观条件也许确实不够合适,省会济南在科教文卫实力强劲的前提下,犹如一只待醒的狮子,最终能否在新一届市委市府努力下成为山东省的代言人尚需时日和观察。
快速发展的济南高新区
羊城广州排名出乎意料
贵为一线、副省级省会、广府文化核心的羊城广州竟然只排全国第七、落后第六位的地级苏州市210亿,实在令人意外,更甚的是其财力不到深圳的一半。广州的财力如此大幅落后同省的兄弟城市令人不解,庞大的广州市必定会有不低于深圳的巨额财政支出需求,但相比深圳,说得上是囊中羞涩。可是,无论gdp还是纳税额,广州都绝对担得起一线地位,为何偏就财力与之地位如此不匹配呢?有分析人士指出,广东省历来对省会的财政留存有非常明显的调配机制,而不像部分省份大力支持省会、副省级计划单列市,这一点类似于江苏省调配苏州、无锡等富裕城市的财政留存比例,用以支援苏北、南京等,广东也有若干粤西城市需要广州的支持帮助,所以广州创造的财富只有较少的部分成为广州市府可用的财力。与深圳创造的财富大部分用于本市建设发展、较少被省级统筹不同,广州则担得起当广府兄弟城市老大哥名号,为佛、肇等地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广州珠江新城-内地可媲美陆家嘴、国贸的又一新城cbd
上海财力一骑绝尘
上海是我国的金融和贸易中心,外资贡献的财税收入丰厚,制造业虽然面对巨大转型压力,但上海仍然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庞大的人流、物流共同构建出大上海的繁华。与北京相比,上海的财力仍有明显优势。当然,北京贵为首都,可协调的资源仍然比上海更有空间。但至少城建水平、交通投入方面,上海应该是可以代表中国城市发展成就的最高水平了。如此庞大的财政收入下,其成长空间不可限量。更加摩登现代的“魔都”称号不出意外的话,本世纪内没有其他城市可以撼动了!
虽然排名有先后,也希望所有城市都可以快速发展,中华大地处处繁荣,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