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
近年来,老年人群体一直是各种诈骗案件发生的“重灾区”,尤其是以“高回报”为诱饵的虚假投资诈骗,更是频频将黑手伸向老年人……像这样↓↓↓
近日,柯城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两起此类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这些人通过虚假投资诈骗,将许多老年人的钱骗走。
下面,检察君将带你细看这两起案子
案例一
自称上市公司股东、投放虚假广告
背景:台州人尤某原是上海一家公司的负责人,由于公司经营问题,加之挥霍,欠了很多债。为还债,2015年10月,尤某假冒他人名义在衢州成立了一家金融信息服务公司,包装了多个虚假的理财投资项目,将诈骗目标瞄准老年人。
方式:尤某谎称自己是多家公司甚至是上市公司的股东,还到处投放广告,宣称其公司的“理财投资项目”是扶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项目,投资这些项目不仅风险小,而且回报高,年息能达到14%。
经此宣传,许多老年人上当受骗,80多岁的老夏就是其中一个。
老夏是从别人那里听说了尤某公司所谓的理财投资项目,当时就有些心动,专门去看了该公司的各种广告介绍后,便决定要投资。此后5个月里,老夏先后多次在尤某公司投资了52万元。同时,老夏还热情地向邻居介绍了这些理财投资项目,结果邻居也很心动,先后投资了35万元。
据尤某事后交代,先后有500多位老人参与了这些虚假项目的投资,投进来的钱除被他拿去还了外债,剩下的被他挥霍一空。
此后,自知负债难还的尤某潜逃,隐姓埋名躲进了一处寺庙,还把手机号码也换了。发现尤某“消失”后,老夏等人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于是赶紧报了警。
2017年1月中旬,躲藏在寺庙中的尤某被警方找到并抓获。
宣称有“高回报”
和旅游、聚会机会
案例二
背景:2015年7月,张某在福建成立了一家投资管理公司,以承诺给客户高额的利率回报,从社会上非法吸收资金存款。为吸收更多资金用于“拆东墙补西墙”,当年11月,张某又在衢州成立了一家分公司。
方式:张某对外包装了多个所谓用于旅行、养老、养生等产业的投资项目,还招了一批业务员,通过投放广告、发放传单展开虚假宣传。
70多岁的衢州市民老王就是通过该公司业务员了解到这些项目的。业务员宣称投资该公司项目不仅有高回报,而且还有机会外出旅游和聚会。老王很动心,便和老伴一起从积蓄中取出钱来去投资。
此后近一年时间里,老王和老伴先后多次投资张某公司所谓项目共计48.9万元,这已是二老毕生的积蓄。至今,二老还有37万余元的投资金额没有追回。 据统计,包括老王和老伴在内,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张某先后对200多位老年人实施诈骗,涉案金额高达1000多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尤某和张某均已被依法批准逮捕
检察官小课堂——不要被“高回报” 迷了眼
老年人的防范意识相对淡薄,容易受虚假宣传诱惑,容易“抱团”投资,缺乏辨别能力,而诈骗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点,打着“高回报”“高利率”“低风险”“投资人优厚福利待遇”的幌子将黑手伸向了老年人,把他们的养老钱甚至毕生积蓄骗走。
检察官提醒:老年人遇“钱事”时,不要轻信投资回报的宣传,不可贪图高回报而盲目投资,应先与家人沟通,多听听意见、建议。家人日常也应多关心老人,常回家看看,了解老人动态、情绪,如发现可疑投资行为应及时制止,必要时选择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