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简便易用原则,四川省工商局对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流程进行了逐项梳理优化,简化办照流程,实现“五步”轻松办照:一是在线申请用户账号并认证身份;二是网上填报登记信息;三是“一键生成”申请材料,由有权签字人发起在线签字确认;四是在线签名并提交申请材料;五是领照,自主选择到窗口领取或是邮寄送达。
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后,全省从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到领取营业执照实现全程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整个登记流程“无纸化”,申请人与受理审核人员“零见面”,申请人足不出户、身在异地皆可办理登记业务,真正做到“零跑路”。
截至9月25日,四川省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系统上线3个月共接受企业注册申请3782件,其中3291户企业成功办理了营业执照。
甘孜、凉山等地地域广阔,此项改革的推出,极大便利了申请人,实现了工商登记服务从8小时向24小时延伸。
经营甘孜石渠特产的藏族小伙扎西就是这项改革的受益者。
距离省会成都市700多公里,距州府康定市400多公里的石渠县是四川省西部最偏远的县城之一,海拔4000多米。
前段时间,一家饭店对扎西提供的石渠野生菌食材很感兴趣,对方要求他以公司名义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扎西急着办理营业执照但又苦于路途遥远,很是为难。经过电话咨询,扎西得知可以通过网上登记,喜出望外。
在窗口工作人员电话指导下,扎西顺利完成了农产品公司的登记工作。石渠县工商局通过邮寄的方式寄出纸质营业执照,实现登记工作全流程“无纸化、零见面”。
拿到营业执照,扎西感慨地说:“没想到在地域偏远的地方,工商登记那么先进,好多资料自动生成,不但少跑了路,不用请中介代办,还节约了不少钱。”
自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系统上线以来,截至今年9月底,甘孜州工商局共办理全程电子化登记150件,为投资者特别是外来投资者节约了大量时间和金钱。
在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居住人口仅515万,山大沟深,交通十分不便。
凉山州工商局在这次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创业者了解这项利民政策,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截至今年9月底,凉山州工商局已办理全程电子化登记营业执照295件。
偏远封闭的劣势往往也是当地的优势。西昌市兴胜乡德胜村生产的蔬菜和水果就以生态环境好深受市场欢迎。
9月23日,该村10组高永琪等6名村民联合成立一家公司,把村里的优质农产品推向西昌和成都市场。高永琪和几位合伙人在家里尝试网上登记,没想到,当天他们的青山绿水农业科技公司就顺利诞生了。
下一步,四川省工商局将深入推进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各类型企业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各个业务环节均可通过互联网办理。
via中国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