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培训:那些失败的企业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中国,每年大约有100万企业死掉,绝大多数企业活不过10年。
聚光灯永远照在成功的大企业身上,殊不知一将功成万骨枯,经营不善破产死亡的企业每年大把,然而徒留尸体烟消云散让人惋惜之外,既然他们曾经活过,我们也应当研究研究他们究竟是怎么死的。
1、互联网——乐视,战略定位混乱
纵观整个2017年,在乐视在互联网圈兴风作浪不断起伏,最终老贾抵押虚高的股票套现出逃,“为梦想去美国造车”了。2018年,乐视终于爆出因欠款问题所陷入的困境,整个乐视的动荡和洗牌也将狠狠的伤了投资人和企业的员工。
如果不考虑贾跃亭一开始就想套现跑路,而把乐视作为一家希望正常发展的企业来分析的话,它的死亡原因就是战略定位混乱,多元化和非优势市场介入导致根本无从盈利。无独有偶的是,之前史玉柱带领的巨人集团也失利于相同的问题,巨人集团涉足的电脑业,房地产业,保健品业等行业跨度太大,新进入的领域并非其优势所在,却急于铺摊子,使有限的资金被牢牢套死,导致财务危机,使其仅仅因数百万流动资金不足而一夜驾崩.
博商认为,战略定位失误对企业来讲是致命的,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没有用。
2、手机——酷派,管理运营低效
从年销量超过200亿元的自主企业,缩水为持续亏损、寄人篱下的公司,酷派在短短三年内,经历了“一年生,一年死”的大起大落。今年酷派已经沦落为一个无人问津的边缘企业,所以小编这里只找到了去年上半年的数据,基于对集团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的初步评估,酷派截至2017年7月31日的营业收入约为港币27.16亿元(约为人民币23.18亿元),同比下滑约52%。
酷派公司经营未有改善,且集团流动资产已低于流动负债,近期偿债压力加大。针对核数师提出的持续性经营问题,公司董事会在积极准备集团一年内的营运计划和进行现金流预测以及管理评估。一家公司在市场竞争时选错了合作伙伴(乐视),又没有进行成本、利润的合理管控,直到弹尽粮绝才反应过来,酷派的运营模式就像一家效率低下的老企业,而同样是做手机,依托互联网运营的小米则成功上市。
博商认为,运营模式与企业发展阶段不匹配,将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甚至带领企业走向衰败。
3、连锁餐饮——金钱豹,老板领导力缺失
金钱豹,曾经的高端自主品牌,2017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这家老牌自助餐饮品牌的老板失联、欠员工1000多万,上海仅有一家门店尚在营业,其他门店都关门。老板袁昶平选择了最不负责任的一种方式:跑路,至今失联。
跑路这件事只是个结果,反映在金钱豹的发展和死亡过程中,老板袁昶平针对内部团队的利益拖欠,导致团队信心和执行力的下降。为了提高餐厅食材质量,在公司现金不足的情况下拖欠供应商贷款2000万元,初衷虽无大碍,然而仍旧是犯了有承诺无兑现的人品错误。无论是内部团队氛围还是外部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都不信赖企业主的时候,这家企业离倒闭也就不远了。
博商认为,老板的领导力直接决定了内部凝聚力和合作伙伴的信任,个人领导力的缺失直接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低。
以上三个案例,乐视选错了方向(战略),投入了毫无基础的汽车行业。酷派经营不善,在最应该高效竞争的时候墨守成规。金钱豹老板用人品兑换了团队和客户的损失逃之夭夭。
企业管理培训:对于企业发展的瓶颈突破,遇到的问题肯定是多方面和碎片化的,然而要解决问题是不能像“步步高打火机,哪里不会点哪里”那样,管理者和企业主不是救火队,长期应付临时问题的焦头烂额不但无法突破企业瓶颈,还会让问题长期演化,所以针对碎片化的企业发展问题,博商认为需要系统化的去解决,从更高维度的提升,来对问题进行“降维打击”。
博商学院提出了如下的“博三角”模型。
感兴趣的朋友去博商官网了解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