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图片为广告,与文章内容无关
环境保护部2月8日发布消息称,第一批接受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的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等8省区公开了督察整改情况。截至2017年底,8省(区)督察整改方案明确的481项整改任务已完成316项,其余165项正在推进中。
江苏省对外公开整改情况称,截至2017年底,全省38项整改任务中,按序时进度要求完成的22项全部完成,其他各项在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7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5%以上,超额完成削减1000万吨的年度任务;关停并通过验收化工企业1421家;基本完成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具体问题整改情况中,化工行业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小编整理了关于化工方面的整改情况:
1
化工行业是江苏省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虽实施三轮专项整治,但项目低端或工艺落后问题依然较多。全省现有各类化工生产企业6341家,入园率仅30%左右,有的地区入园率甚至只有10%,与省政府化工行业专项整治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全省54个化工园区中,24个沿长江布设,与饮用水源地犬牙交错,环境风险极大。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十三五”期间取得明显成效。
整改情况:一是全面部署推进。今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全省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的通知》后,省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马秋林副省长担任召集人,省经信委、环境保护厅、交通厅、安监局等27个部门组成,经信、环保、交通和安监4个部门派专人参加集中办公,具体承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二是组织调查摸底。按照省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方案,组织13个设区市对化工企业全面摸底排查,梳理全省化工企业“关停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重组一批”清单。全省共排查化工企业7372家,其中化工生产企业6884家,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仓储)企业169家,在港区规划范围内危化品仓储企业和危化品码头319家。
在此基础上,联席会议办公室研究提出化工企业“四个一批”目标任务。5月11日,省政府办公厅正式行文下达。全省计划在2017-2018两年内关停2077家化工企业,其中2017年计划关停1149家,占关停企业总数的55%。到2020年,完成转移272家、升级4327家、重组696家化工企业;化工行业cod、氨氮、vocs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累计下降13.5%、13.4%、30%;化工生产企业入园进区率提高到50%以上。
三是开展督查调研。今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联席会议办公室组成三个督查调研组,对13个设区市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工作情况进行督查调研。3月20日,马秋林副省长召集联席会议专题听取督查调研情况汇报,研究明确对化工企业、化工园区、重点区域范围界定等相关事项,同时要求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出台关停化工企业资金奖补等配套政策,推进专项行动顺利开展。6月26日至28日,省联合督查组分片区对上半年全省专项行动进展情况进行集中督查。2017年全年实际完成关停并通过考核验收的化工企业1417家,目标任务完成率为123.3%。
2
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化工集中区现有企业125家,全部为规划环评明确禁止、限制或严格控制的农药、染料、中间体类项目。
整改时限:2017年5月底前。
整改情况:(一)2016年11月份,邀请省发改、经信专家编制完成《灌云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临港产业区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方向。2016年12月份,邀请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12名专家,对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化工集中区内125家企业885个产品进行全面核查,分别排出环保明令禁止、限制类企业和产品名录,对9个禁止类项目依法采取停产、取缔关闭等措施。
其中,江苏宝升化工有限公司2-甲基-4-氯苯氧乙酸、连云港宝诚化工有限公司2,4-二氯苯氧乙酸等6个项目生产设备已全部拆除;连云港市东海化工有限公司乐果、辛硫磷、乙酰甲胺磷等3个项目已停产。
(二)推进转型升级。严格执行《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意见》,坚持创新绿色安全发展导向,按照市政府下发的负面清单,引导企业制定转型升级方案,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推进“四个一批”专项整治。灌云县关闭取缔23家企业,兼并重组6家企业;对18家企业采取停产整治措施,已整改到位;责令17家企业转型提升,对环保治理设施升级改造,目前,8家企业正在申报产品升级换代项目。
(四)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要求,今后凡农药、医药和染料及中间体项目,一律不批。
3
盐城市沿海化工园区违反规划环评批复要求,园区二期引进大量染料、医药、农药等项目,其中盐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2015年备案的三泰化工周位酸项目,还在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铁粉还原工艺。
整改时限:2017年5月底前。
整改情况:经组织排查,盐城市沿海化工园区二期共计7家企业14个项目涉及染料、医药、农药三类中间体,其中13个项目于2017年1月10日前已关停拆除到位,1个经审批调整为中间体替代项目,严格按照环评审批要求进行生产和销售,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立即关停拆除。园区未新建三类中间体项目。三泰化工周位酸项目已于2016年8月25日取缔关闭,拆除生产设施。
4
38个化工园区未落实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灌云县临港产业区、滨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工业园、响水生态化工园区等6个化工园区在设立之初,当地政府均就落实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制定计划、做过承诺,但计划和承诺流于形式,至今没有落实,风险隐患较大。
整改时限:2016年底至2018年12月。
整改情况:目前,已完成17个园区的卫生防护距离居民搬迁任务,到2108年底,卫生防护距离达不到要求的园区,取消化工定位。
5
长江江苏段沿线分布有700多家化工企业,117个化工码头,危化品运输船舶日均流量达500艘次,年过境危险化学品运输量超过2亿吨,给沿江分布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带来巨大环境风险。通榆河盐城段每年通行船只达6.1万艘次,其中危险品运输船达2500艘次,环境风险大。近年来,长江、通榆河干流及沿线安全生产、交通运输事故频发,不少事故衍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威胁饮水安全。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十三五”期间取得明显成效。
整改情况:一是统筹规划沿江岸线资源。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沿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15-2030年)》,明确要求要贯彻落实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优化我省沿江沿海港口功能布局,集约高效利用资源,实现绿色安全发展。在主要货种运输系统港口布局规划中,严格遵循严控增量、降低总量、调优存量的原则进行成品油、化工码头布局,既有油品、化工码头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严禁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危化品码头。
二是开展长江危化品码头专项整治。按照全省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方案,全省纳入整治的危化品码头和仓储企业319家。目前,已关停危化品码头29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重组危化品码头3家,升级危化品码头211家。开展沿江非法码头专项整治,拆除非法码头112个,规范提升6个,完成率100%。推进长江江苏段水上过驳专项整治,8月1日起,全面禁止孢子洲水上过驳作业区过驳作业,截至8月2日,常州孢子洲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的水上过驳作业浮吊、黄砂船已全部撤离。
三是加强危险品水路运输企业和船舶安全监管。开展液货危险品水路运输企业资质核查,下发《关于对运力规模未达到规定经营资质要求液货危险品经营者进行整改的通知》,全省申请注销、撤销水路液货危险品运输企业18家。加大江苏籍危险品运输船舶标准化改造力度,已拆解单壳油船和单壳化学品船50艘,完成双底双壳化学品船改造4艘。强化危化品运输船舶动态监管,完成2302台危化品运输船舶的身份识别与轨迹传感器(vits)船载终端的安装,实现辖区内航行的危化品船舶动态在线监控,10月1日起,所有危化品船舶通过海事船舶进出港报告服务网实施进出港报告制,可随时掌握危化品船舶进出港和所载运的危险货物信息。积极落实相关船舶限航工作,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以船体外板为液货舱周界的化学品船、600载重吨以上的油船进入我省“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水域”航行。
四是强化通榆河水上交通污染防治。调整通榆河沿线港口布局规划,出台《防范船舶污染通榆河水环境风险实施意见》,在东台泰东河、响水通榆河船闸分别设立危化品运输船舶报告管控点。加强防治船舶污染应急能力建设,编制完成《盐城市内河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推进通榆河沿线取水口河段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完成通榆河沿线30个点位、36个探头的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建设。
五是完善联防联控机制。省交通、海事等相关部门达成信息资源共享框架协议,深入开展危险货物作业信息共享,双方申报数据在线比对、结果共享,促进监管互认合作机制落地。近期,省交通部门正积极与省公安消防部门、省安监部门商讨数据共享工作,以实现双方应急资源信息交换、内河危险货物作业信息共享、作业品种信息比对。
6
2012年2月,韩籍货轮靠港作业时苯酚泄漏,导致镇江市新区石桥水厂、常州市魏村水厂、无锡市锡澄水厂、南通如皋市鹏鹞水厂取水口接连发生挥发酚超标事件。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一是建立水质自动预警网络。目前,镇江市已全面建成包括征润洲水源地、丹徒经济开发区下游在内的4个自动监测站,增强水源地水质监测预警能力。
二是加强风险企业监管。调整涉事企业镇江李长荣石化仓储有限公司经营品种,全部取消含“苯”成分作业货种。在仓储码头增设水质在线检测仪器,随时掌握码头作业时长江水质变化情况。
三是强化源头管控。严格环保准入,严把项目审批关,对可能影响水源地安全的项目实行限批、慎批、拒批,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审批可能造成水源污染的工业、农业、商业及服务业等项目,从源头上防止水污染。
四是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大力开展以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和加强废水排放企业环境监管等为重点的水环境专项整治工作。运行维护好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全面掌握水源水质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水质异常,迅速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置。近年来镇江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平稳。
五是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制定实施丹徒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方案,调整产业布局和区域功能,推动化工企业关停并转,降低水源地上游的环境风险隐患。
7
2015年,原靖江市侯河石油化工厂偷埋6000吨化工废料事件,社会影响恶劣。
整改时限:2017年6月底前。
整改情况:截至2016年底,6774.76吨危险废物已全部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完毕,完成污染场地的表面土壤、深层土壤及地下水治理修复主体工程,正在同步开展长期监测,监控原位修复效果及污染物自然衰减情况。涉嫌污染环境犯罪的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至泰州市医药高新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同时,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委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科所编制《靖江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对靖江市32家涉重关停企业场地开展环境调查,已完成调查评估报告。
2017年5月下旬,启动土壤污染防治动态监管试点,靖江市政府与靖江市华晟重金属防控有限公司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对在产涉重企业开展土壤环境动态监测评估,明确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土壤环境保护等措施,防范新增污染、遏制持续污染、保障用地安全。逐渐扩大责任书签订范围,做到在产涉重企业全覆盖,使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控制和改善、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得到提升。
8
昆山捷普瑞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将化工废料填埋在工厂南侧的断头河沟内,对此,督察进驻期间仍有群众不断举报。
整改时限:2018年12月底前。
整改情况:污染场地已于7月初开始清挖,目前已开挖清理废物705桶,转运434吨桶,计600.02吨;高污染土壤共装了2129吨袋,转运1937吨袋,计1676吨。废物及高污染土壤的开挖清理及转运工作预计在2018年5月底完成,轻污染土壤的原地异位化学氧化处理修复中试已经完成,修复及验收工作预计在2018年11月底完成。
9
2016年6月,环境保护部检查发现,盐城市滨海县头罾化工园区将数千吨化工废料倾倒在海边渔场。
整改时限:2017年5月底前。
整改情况:(一)2016年12月,对清出的含化工废料等疑似危险废物的生活垃圾及周边土壤1045.83吨,全部委托光大环保(盐城)固废处置有限公司进行安全处置。
(二)对原海堤北侧生活垃圾填埋场地块所有可能含有固废、生活垃圾的土壤进行深挖,并使用新土进行回填,种植绿化植物。委托江苏省环科院对受污染场地进行环境调查,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