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服装设计也在找答案。估计大家不太明白,既然是设计师,应该懂得跟时尚潮流,懂得国际发布会的信息。其实设计师必须有这方面的信息,这些只不过是设计师作为参考的信息来源之一,还有更多的是符合品牌定位,消费者理念,以及成本问题。有了这些限制,设计师能做点什么?我想大家应该明白,时尚服饰类设计师,并不是由着性子来,想如何设计就如何设计,这和大牌服饰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服装设计师也在找答案,如何才能符合以上条件,让产品有自己的想法,也符合品牌定位。我们都知道,异想天空,天马行空的想法,并不是设计师无能,而是设计师早已被扼杀在摇篮,他们所有的想法,既有大胆,也有夸张,只是他们的思维,在很多时候无法跨越品牌的限制,只能想想,根本不可能实现。就算是他们的想法做出来也得不到认可,这里的认可是内部认可,并非消费者,因为设计师仍然受控于更高层的管制,随性所为,意味着不想干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中国服装设计这块,看似开放性作业,其实受了各种条件限制,没办法和国际大牌相提并论。
发布会:任何一场米兰时装发布会,或者别的发布会,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的元素,款型,风格等,作为一个中国服装品牌,如何定位?因为他们在发布会上的产品,没可能全部做一样的数量,因为他们仍然要从发布会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定夺。那么,我们中国的服装设计师,如何在这方面看出他们的数据,因为这些数据不可能公诸于众,这也是他们的商业枋心,不可能触碰到。由此可见,发布会只不过发布了他们试探性的产品,而那些产品确实也是他们前期做过市场调查,精心设计出来的产品,至于他们的调查结果否能得到发布会后的认可,这就要看数据,如查可以,他们将调整生产数量,即便是限量款,他们也要知道具体生产数量。作为中国某品牌设计师,如何弄到这些数据?如何得知他们这些款式具体销往什么地方?因此,中国服装设计师即便是第一时间看到了发布会的产品,他们仍然一头雾水,只不过可以看到以往的发布会和这次的发布会,突然出现了某些元素,提醒他们注意罢了,而他们根本不可能拿发布会说事,只能抽取某些元素来运用。这算不算中国服装设计师的悲哀?在哪里找灵感?因为不同品牌,不同设计师的灵感不一样,他们不可能全部思维相同,找到的答案一样。
消费者:作为中国设计师,必须考虑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在中国不同省份,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段,不同品牌定位风格,仍然离不开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思路。新奇的产品,要么一夜成名,要么卖不动。在品牌营运方,自然是最保守的做法,谁也不敢轻易尝试。为什么市场会有新奇产品?只不过是一些小型营运团队在折腾,即便是卖不动也不至于影响全局,或者稍有些名气的品牌小试牛刀,试探性的投放。在中国服装行业,很多品牌仍然自己的前景担忧,稍有不慎,几个月时间就得见仓底,他们也不敢拿品牌命运开玩笑,于是,设计师更加不敢有此想法,消费者能理解这些,自然明白,为什么我们看到市场上的款型几乎大同小异。消费者喜欢的才是唯一的,这也是品牌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设计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作为消费者,并不知道品牌如何定位,能走多远,只希望产品符合自己的需求,消费者只是个人行为,而设计师考虑的是大众消费群体行为。
申明: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如有疑问,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