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市场经济下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介绍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现代化财务管理应包括的内容。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缺乏时代性 社会主义经济的逐步发展,企业面临着全新的财务管理环境。但是,由于在制度和观念上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约束了企业经营者不能将闲散资金自由对外投资,因为无人敢冒风险、承担责任。 (二)财务管理缺乏一体性 我国国有企业纷纷兼并联合,形成新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些集团企业规模较大,分布较广,内部经济关系复杂,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管理手段落后。 (三)财务管理缺乏动态性 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至关重要的事前预算。企业没有事前预算,期中的经营业绩比较难以进行,事中控制无从谈起,事后控制更没有效果。 (四)财务管理缺乏监控性 我国企业的内部监控被忽视,财务监控制度不完善、不系统,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监控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不高,监控方法和手段落后,监控效率低。
二、市场经济下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弱化,不但直接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政府宏观调控的社会监督效果,只有把企业的财务管理搞好,才能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才能有利于监督机制的完善,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建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制度 1.建立资金管理制度,控制财务风险 一是建立投资论证制度,投资决策失误是资金管理最大的失误,要在企业内建立投资论证程序,大的项目应请专门的咨询机构参与论证;二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落实资金回收责任制,加快资金回笼;三是建立存货资金控制制度,按需生产、按需采购,把库存量降低;四是财产物资清理制度,发现账实不符或资产贬值要及时处理;五是建立保证制度,避免潜亏因素带来资金沉淀。 2.采用合理的融资方式 从各种融资方式来看,内部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不发生融资费用,内部融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因此,内部融资是企业的首选融资方式,只有在内部融资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时,企业才应转向外部融资。 3.多渠道筹集资金 筹集资金是指企业通过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运用各种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金。传统的筹资方式有吸收直接投资、银行借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 企业还可以通过投资基金转换、债转股、发展融资租赁等开发新的筹资渠道。
4.盘活存量资产,增加资金来源 主要采用调、并、转三种方法。调,指结合产业、产品结构来调整资产结构;并,指靠资产重组,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把优势企业扩张和劣势企业兼并结合起来,互利互补;转,指实行股份合作制,对部分中小企业的资产可以实行整体和部分拍卖,有偿转让,用其收入偿还银行贷款。 (二)推行责任会计,实行分权管理 责任会计是现代分权管理模式的产物。它是根据授予各基层单位权力和责任以及对其业绩的计量评价方式,将企业划分成各种不同形式的责任中心,建立起以各个责任中心为主体,以责、权、利相统一的机制为基础的,通过信息的积累、加工和反馈而形成的企业内部严密的控制系统,即责任会计制度。 一个企业采用什么样的责任中心,建立什么样的责任会计制度,必须与其组织结构相适应。责任会计视组织为人群的集合,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应为了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努力。而组织的结构形式会直接影响到责任中心的划分和责任会计的动作效果。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分纵向和横向组织结构。
1.纵向组织下的责任会计制度 公司的最高管理层独揽大权,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总体调控,对成本、费用、收入、利润和资金的运用承担全面的责任。纵向组织结构下建立责任会计制度,首先要按照责任中心的层次,从最高层的成本中心定期把责任成本的实际数由最基层逐级向上汇总,直到最高层次的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2.横向组织结构下的责任会计制度 横向组织结构是根据分权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在这种组织结构下,企业最高管理层将经营运作的大权适当分散,使其下属的单位、部门也有控制成本、费用、收入、利润和资金的权力,也要为资源的合理使用负责。在横向组织结构下,建立责任会计制度也要按责任中心的层次,先将全面预算层层分解,形成责任预算;然后建立责任预算的跟踪系统,记录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以及销售收入的实际数,通过编制业绩报告的形式逐级向上汇总,一直达到最高层的投资中心。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现代化财务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 要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的理财信念,包括市场竞争、金融危机等;树立与信息革命相适应的理财理念,包括实时动态理财、电子化理财等,要树立与科学管理相适应的理念,包括科技创新、预算控制等。 (二)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组织 包括机构设置层面上的组织,及对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组织。这里所说的资源是指人力、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在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财务管理职责定位明确,管理界面清晰,工作流程规范;总部的财务管理在集团化的财务管理模式中起着主体和指导作用,是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中心,资本运营中心,风险控制中心和财务信息中心。 (三)现代化财务管理手段 作为财务管理手段现代化的具体表现是每一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我们要建设的系统必须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硬件、软件资源,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监督,规范会计工作秩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应充分利用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成果,建立以预算为中心的集团化、网络化、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现代化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本、资金的效益并降低成本。
(四)现代化的管理人才 这是现代化财务管理的根本保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应具备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有先进的理财理念;既有过硬的财务专业知识,又掌握企业生产、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熟悉运用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 (五)现代化财务管理创新,实现现代化财务管理 现代财务管理,突破了传统型财务管理所受控的时空局限,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财务工作是经济工作的核心,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反映和控制,是对企业整体投入和产出情况进行全面及时的反映与监控。通过对资金资源的筹划与配置,将企业的各个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安排、相互衔接和综合平衡,最终为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实时动态的、综合全面的、与决策高度相关的财务信息。 实现现代化财务管理,必须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加强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的学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增强战略意识,充分认识实现现代化财务管理,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基础与突破口。实现现代化财务管理,必须做到求真务实、紧跟时代步伐,立足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切实提高工作效率。